启蒙立场中的生命关怀——路翎小说(1939-1948年)论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shou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兼具"精神界战士"与小说家两种品格的路翎1939——1948年的小说创作最突出的特点是表现出对战争语境中人的生命现象的关注,这种关注继承了"五四"时期的启蒙立场,其对象主要集中于停滞的生活角落中的工人、农民与处在时代激流前端的知识分子.路翎在从郭素娥的原始反抗到张少清的自觉复仇这一创作、反思、探索过程中,逐渐扬弃了生命强力的"自在"状态而更注重挖掘促使生命强力爆发的社会历史因素.路翎浪漫地选择生命强力作为其摆脱精神奴役创伤、复苏感性生命的启蒙方式.这种"奋力地突击"的写作摆脱了客观化、简单化的倾向,但也表现出它的偏执与冒险.
其他文献
全文分为绪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言部分首先引出了女性主义诠释学在西方学界研究的重要性,并介绍了中国港台地区的女性主义诠释学的研究概况.其次结合大陆学界女性文学研
迟子建是中国当代文学界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独特存在.她的作品地域特色鲜明,个人风格显著,已日益引起更多文学研究者的关注,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该文由对迟子建大量作品的
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两个部分.引言主要指出作者认识到民间历史的生存意义,并表现在他的小说创作中.正文第一部分:民间历史的传递形式.首先对民间历史进行界定,然后分析
该文首先对"儿童语言使用过程中的类推策略"进行了题解,并且对策略运用能够产生影响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等作以说明.然后通过对语料的分析归纳,讨论了类推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