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可及性视阈下韩汉双向翻译中第三人称代词的对应机制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nybo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篇章可及性的角度出发,探讨韩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可及性差异,分析双向翻译中韩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对应机制。从篇章可及性视阈下,研究韩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对应机制,有利于韩汉语翻译的理论研究和具体语言的本体研究;进一步丰富外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为同声传译和交互传译的翻译实践提供参考。本文采取的是定量描写为主,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是通过两个平行文本(韩语原著?熔炉?汉语译文以及汉语原著?活着?韩语译文)重在描写双向翻译中的韩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对应形式的倾向性。即韩语倾向于零形对应形式,汉语倾向于第三人称代词对应形式。通过定性研究,利用篇章可及性理论分析韩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对应机制。本文的创新点有三,分别是角度创新、方法创新和观点创新。从可及性的角度出发全面且深入地对双向翻译中韩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对应机制进行分析,而不仅停留在内省层面的翻译经验总结或语言的表面现象。统计文本中的韩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各对应翻译形式的占比,在此基础上利用可及性理论分析韩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对应形式的倾向性,既有利于进一步丰富理论研究,又能从文本观察上升到理论高度,使得出的结论更具有说服力。以韩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可及性差异分析韩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对应形式的倾向性是本文的观点创新之处。韩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在高、中、低可及性内均有所分布,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倾向于高、中可及性,且主要是高可及性,韩语第三人称代词倾向于中、低可及性,且主要是低可及性。第三人称代词的韩汉语主要对应形式为第三人称代词和零形式。第三人称代词的韩汉语对应形式和可及性存在着关联。高可及性的韩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倾向于零形对应形式;中、低可及性的韩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倾向于第三人称代词对应形式。第三人称代词的韩汉语对应形式的可及性倾向符合可及性连续统内的高低顺序。
其他文献
防卫过当作为正当防卫制度的重要内容,一直是刑法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防卫过当的认定也是司法实践中的难点。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作为防卫过当中争议最多的问题,学者们的观点
新时代,我国的重要任务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
近年来,稀土发光纳米材料越来越多的受到广大研究者的关注,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反斯托克斯发光,使得稀土纳米发光材料在光学器件、三维显示、电子学、激光以及生物成像
人工骨移植材料是具有巨大潜力替代传统自体骨和同种异体骨的治疗骨缺损(尤其是大段骨缺损)的移植材料。但遗憾的是,人工骨移植材料植入部位血管化能力薄弱的问题致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严重受限。目前,通过植入材料激活宿主自身的血管化信号已作为一种新兴策略在再生医学领域受到关注。研究表明:当受到刺激(如损伤、缺氧、缺血和趋化因子作用等)时,宿主的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
本翻译实践报告为译者参与的真实翻译项目经验总结。2016年上半年,受天津杰必诺公司委托,译者同另一名翻译团队成员一起完成了16万字加拿大安大略省“世外桃源”房地产开发项
罗德里克M·齐硕姆是西方20世纪一位重要的分析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源于布伦塔诺。在继承和发扬布伦塔诺意向性思想的过程中,他将布伦坦诺的意向性思想从心灵领域向认识论、
因果复句是语法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因果复句的研究中,对因果连词的研究尤其重要。然而,以往学者对因果连词的研究大多是共时研究,历时研究很少。本研究选择英汉原因连词
“生成比存在更重要”是保罗·克利1914年在谈到艺术——自然——自我之间关系时的艺术思考。他认为当足够熟悉某种创作方式时,对作品或者对象的强烈的感觉便会消减,因此他的
随着世界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文学翻译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桥梁,在理解外国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文学翻译作品可以为我国文学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在这次翻译实践
背景现目前,物理破环及病理切除情况下造成的骨缺损病例,亟需大量植骨材料。由于自体骨骨量的限制及同种异体骨潜在的致病性及免疫原性,大段骨缺损修复形势严峻。传统的组织工程策略虽取得一定疗效,但干细胞的额外扩增步骤,可能带来的感染风险、伦理问题、应用即时性及高额花费限制其应用。近年来,可随取随用、无免疫排斥反应的自体骨髓受到临床工作者的关注,其可应用于突发性骨缺损修复,避免体外扩增的繁琐过程与风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