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协议的代数模型和安全分析算法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iashi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密码协议用于开放网络环境中解决各种应用需求,成为许多分布式应用的基础。由于密码协议运行的复杂性,密码协议的安全性分析是非常困难的。一些研究人员在密码协议分析中引入形式化方法,通过建立形式模型和自动检测工具分析密码协议的安全性,取得了较大的成功。然而,在这个领域中还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问题。 本文建立了一个密码协议形式化模型;研究了密码协议的一般性理论;提出一个密码协议安全性自动分析算法。研究成果如下: (1) 通过建立一个新的代数CPA(Cryptographic ProtocolAlgebra),提出了一个新的密码协议形式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利用子代数、自由生成元和多项式代数等数学概念,刻画了参与主体的知识,并用类似于同调代数中的正合序列概念描述了攻击者的攻击过程,应用一些数学技巧对协议状态空间等价划分,以简化协议分析。该模型还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 基于严谨的数学理论基础,因而可将许多数学中方法技巧用于密码协议分析,使分析方法更可靠,而以前的一些协议模型往往缺乏严谨的数学描述,从而难以利用数学中的理论和方法。 广泛的适用性:现有的一些协议模型,一般只能描述具有少量的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H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8--02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以及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扩大,中泰经济文化交流也在日益深入。“新马泰”一直是中国人心目中的旅游胜地,随着国人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成为泰国的第一旅游客源国。2016年第一所孔子课堂在泰国的设立,标志着泰国“汉语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大中小学甚至幼儿
期刊
基于RS—485总线的智能小区报警系统在灵活性、集成性以及控制距离等方面存在不足,而且具有干扰严重、系统误报多等特点,极大地影响了系统的发展和推广。因此,开发基于IP网络的
摘 要:认知语言学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它是在反思生成语言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语言学流派。认知语言学从人的认知能力出发,通过人类在与外在现实的双向互动过程中形成的概念结构来分析、解释语言结构。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研究方法等方面对这一学派作简要的介绍和评价。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双向互动;研究方法  作者简介:陈延金(1990.4-),男,汉,山东德州人,海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
该论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对比入侵检测系统和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系统的功能模型,说明把数据融合思想引入大规模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可行性;2.总结了当前入侵检测系统中存在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或缺的理论来源之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我们有必要整理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基础这个基本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  作者简介:邓可一(1990.6-),男,汉,四川成都人,海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各企事业单位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内部网络,网络化办公越来越普遍。网络化办公使得企事业单位能够有效的提升办公效率与管理水平,提高了生产效率
摘 要:中西跨文化交际中,送礼行为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但中西方在送礼行为上存在诸多方面的差异,本文将首先从送礼目的、送礼对象、送礼方式、礼物选择和收礼反应五个方面归纳中西送礼行为的不同之处,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文化根源,从而促进中西文化交流,避免在中西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因文化差异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送礼;差异  作者简介:郝金锡(1996-),女,河北省邢台市人,汉,山东大
移动自组织网络(Mobile Ad Hoc Network, MANET)是一种无固定基础设施的无中心、自组织、分布式网络。由于目前基础设施对实时变动的移动节点间通信的支持不够理想,移动自组
摘 要:避讳是封建礼制的繁文缛节在语言使用中的体现。在中国古代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和明确的等级观念的桎梏下,中国历史上形成了许多的避讳规定和潜在的避讳规则,构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避讳文化。中国古代的避讳制度发源于中国古代的原始禁忌,伴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渐臻完善,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中国古代;避讳;文化  作者简介:李彩云(1988-),女,汉,呼和浩特人,内蒙古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