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发展中经济体开始了新一轮金融改革,进一步开放各国的金融市场,金融全球化步伐加快。经过一系列金融改革,东亚发展中经济体的金融体系进一步完善,传统金融银行业的控股格局有所改变,金融稳定性有所增强。但在金融全球化浪潮下,东亚发展中经济体的金融体系更容易受到全球金融市场及其他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影响,金融稳定与持续发展受到更加严峻的考验。然而,国际游资等外在因素的冲击并不是关键所在,一国本身是否拥有一个健康的金融体系,才是决定能否避免重大金融危机或市场波动的关键。本文主要以东亚五个危机重灾国(泰国、印尼、韩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为例,探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东亚发展中经济体的金融业发展、微观金融部门稳定性及其潜在风险;构建金融稳健指标体系,对东亚发展中经济体的金融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估,希冀对我国的金融改革和风险防范提供一定的借鉴。
本文共五章。第一章为导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文章结构与主要观点介绍及文献综述。第二章对本文中涉及的金融全球化、金融安全及几个相关定义进行界定,简要介绍了金融全球化及金融安全所涉及的理论。第三章分析了当前国际资本流动情况及特征,阐述了1997年金融危机前后东亚发展中经济体国际金融资本流动的情况。第四章阐述了东亚发展中经济体的金融体系改革与变迁,分析了金融改革及对金融发展及稳定性的影响。第五章构建了与东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部门稳健指标体系,并利用该指标对东亚发展中经济体金融安全的微观主体—银行部门的发展与稳定进行简要分析评价。最后为结束语,提出东亚发展中经济体的金融改革与发展经验可为我国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