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决定了统计素养已成为公民的基本素养之一.2001年和2011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都强调了统计教学的改革,提出了培养学生“统计观念”,建立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教学目标. 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研究,对统计思维和初中生统计思维的表现形式给出了界定,分析了影响初中生统计思维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教材设计,中考考点的研究及教师,学生的问卷和访谈,了解初中生统计思维培养中的问题,在初中入学统计认知水平的研究基础上,选择7年级两个班级进行教学实践,通过案例分析和数据对比,得出以下结论: 小学阶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统计能力,但停留在直觉思维阶段,对数据统计意义的理解,数据信息的应用能力还比较薄弱. 初中生统计思维受到思维基础、教师专业素质、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素材等因素的影响.当前的初中统计教学还存在较多问题. 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统计对决策的影响对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有一定作用. 对初中生统计思维培养的探索不仅局限于学生统计能力的提高,更表现在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提高.论文最后提出了统计教学的若干建议,并对教材和教学评价提出了修改意见,期望能为初中统计教学的改革提供一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