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枸杞(Lycium barbarum L.)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鲜食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促进代谢、清除自由基的功效,同时可以避免功能性成分的流失。但是由于枸杞鲜果采摘后不易保存,常温条件下容易腐烂,丧失其食用价值。而目前果实采后病害的防治主要以化学杀菌剂为主,但化学杀菌剂具有残留量高、毒性强、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不易降解等特点。因此,寻找化学杀菌剂的替代品来防治果实采后病害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外有关枸杞鲜果采后防腐保鲜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主要以采后枸杞鲜果为试材,经植物源活性物质马铃薯糖苷生物碱(TGA)处理后,通过研究马铃薯糖苷生物碱对枸杞鲜果采后病害的诱导效应及其对枸杞鲜果采后主要致腐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以及测定果实体内抗性相关物质及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变化,初步探明马铃薯糖苷生物碱诱导枸杞果实抗病性的机制,为马铃薯糖苷生物碱在枸杞采后果实病害防治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试验共分离获得枸杞鲜果采后主要致腐病原真菌4种,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4种致腐病原真菌分别为镰刀菌(Fusarium sp.)、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 strain JL-19)、细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 strain JL-7w)和链格孢(Alternaria sp.isolate G-54)。2.离体条件下,马铃薯糖苷生物碱对几种枸杞鲜果采后主要致腐病原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其中,马铃薯糖苷生物碱对镰刀菌(Fusarium sp.)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链格孢(Alternaria sp.isolate G-54),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 strain JL-19)次之,对细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 strain JL-7w)抑制效果最弱。3.不同浓度(0.05 g/m L、0.10 g/m L、0.15 g/mL、0.20 g/m L、0.25 g/m L)马铃薯糖苷生物碱可显著降低采后枸杞鲜果的病情指数,具有诱导枸杞鲜果对采后病害的抗性效应,以0.15 g/mL诱导效果最好。4.经马铃薯糖苷生物碱(TGA)处理后,枸杞采后果实体内丙二醛(MDA)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含量均有所降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明显被抑制;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几丁质酶(CHT)和β-1,3-葡聚糖酶(GLU)等多种防御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次生代谢产物酚类物质、木质素及类黄酮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均有所上升;维生素C及脯氨酸含量均明显增加。说明TGA处理可通过诱导果实组织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变化,从而产生对病原菌系统、全面的抗性,提高果实的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