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Brookhart等人报道的以大位阻二亚胺镍、钯等催化剂能催化乙烯和α-烯烃聚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之后,后过渡金属烯烃催化剂成为人们研究开发的热点.这类催化剂的显著特点是活性高、结构和电子效应的易调节,从而可制得结构与性能不同的支化聚乙烯.本论文制备了七种镍配合物,六种与之相关的镍钛复合负载催化剂,以它们为主催化剂,烷基铝为助催化剂,组成新型催化体系,用于催化乙烯、4-乙烯基吡啶、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均聚与共聚合.研究了聚合反应的规律和产物的性能,探讨了聚合反应的机理.具体内容如下:1.制备的七种镍配合物,其中五种苊二亚胺氯化镍,具体是:N,N-二(2-联苯基)苊二亚胺二氯化镍(简写为NiL<,1>Cl<,2>),N,N-二(1-萘基)苊二亚胺二氯化镍(NiL<,2>Cl<,2>),N-(1-萘基)-N-(2,6-二异丙基苯基)苊二亚胺二氯化镍(NiL<,3>Cl<,2>),N,N-二(2,6-二异丙苯基)苊二亚胺二氯化镍(NiL<,4>Cl<,2>),N,N-二[4-(4-氨基-3,5-二乙基苄基)-2,6-二乙基苯基]苊二亚胺二氯化镍(NiL<,5>Cl<,2>).以这些镍配合物为主催化剂,通用烷基铝为助催化剂,组成新的催化体系,于均相催化单一乙烯进行聚合.深入研究了不同结构的镍配合物、聚合条件等对乙烯聚合反应规律和产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对聚合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2.在苊二亚胺镍配合物中,将具有低聚催化性能的NiL<,1>Cl<,2>与TiCl<,4>复合负载于SiO<,2>-MgCl<,2>载体上得到负载催化剂NiL<,1>Cl<,2>-TiCl<,4>/SiO<,2>-MgCl<,2>.按不同镍钛摩尔比负载分别得到催化剂S-1(Ni:Ti=1:0)、S-2(Ni:Ti=0.9:1)、S-3(Ni:Ti=0.47:1)、S-4(Ni:Ti=0:1).以AlEt<,2>Cl和AlEt<,3>为助催化剂,S-2、S-3可催化单一乙烯发生低聚和原位共聚合制得支化聚乙烯,支化度最高可达16.3支链/1000C.通过Ni/Ti摩尔比的调节和聚合温度的改变,可实现对支化度的有效控制.另外,这些复合催化剂还可催化乙烯与1-己烯共聚,得到乙烯/1-己烯的共聚物.3.以镍配合物NiL<,4>Cl<,2>为催化剂,AlEt<,2>Cl为助催剂,可以催化4-乙烯基吡啶(4-VP)均聚及与乙烯的共聚合.聚合条件如单体浓度、铝镍摩尔比、聚合温度和聚合时间等对4-乙烯基吡啶均聚和共聚合反应活性有较大的影响.4.镍配合物Ni(L<,6>)<,2>)、Ni(L<,7>)<,2>,在等摩尔量的三苯基膦的存在下,以普通烷基铝为助催剂,能有效地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