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水是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地下水的季节变化或年际变化将引起灌溉、饮水和种植结构的变化。因此,合理、协调地开发和利用地下水,找出地下水位监测的省钱、省力方法,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平衡、经济建设、农业发展的影响重大。本研究以利用卫星遥感数据评价绿洲-荒漠交错带地下水位的分布作为主要研究目的,借助遥感图像处理及分析软件PCI操作平台,以Landsat-7 ETM+全波段图像作为数据来源,建立了评价地下水位分布的遥感监测模型---GLDRS模型。本研究主要的论点与研究结果是: 1.确定了研究区为绿洲—荒漠交错带---以贴近绿洲边缘的荒漠地段受到一定程度人为活动影响的,植物总覆盖率为20%~30%、地下水位2—7米间的非线性生态过渡带。广泛收集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活动等多方面的资料并进行分析,对绿洲—荒漠交错带的范围提出了量化的界定。利用遥感图像自动化处理、分类的功能,生成了该地区土地覆盖分类图,在专家们的综合评定、讨论的基础上,编制了绿洲—荒漠交错带的专题图。 2.在建立土壤水分遥感估测的Landsat-7 ETM+图像单波段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到交错带自身特点,对于植被影响土壤水分遥感的大小,引入光学植被盖度的概念和分解像元来排除植被干扰的方法,重新调整了土壤水分遥感监测Landsat-7 ETM+图像多波段模型。 3.经过全面总结已有的地下水资源遥感研究的方法,在土壤水分遥感监测和实地考察研究获得的土壤水分、地下水位、植被覆盖率、植被类型等因素翔实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土壤水分和地下水位的实验方程,用遥感---数学---模型学融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评价地下水位的GLDRS模型。 4.利用GLDRS模型对新疆策勒县绿洲---荒漠交错带进行了实地验证,结果表明,研究结果符合实际地下水位的分布,理论地下水位和实测地下水位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01。 全文共6章,第一章分为问题的提出,已有水资源遥感研究和本文研究意义及特色;第二章分为研究区的选择,绿洲—荒漠交错带的确定,技术流程及工作环境;第三章主要内容为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过程,包括校正、增强处理和分类;第四章分为遥感监测土壤水分的研究进展,土壤水分遥感估测模型和地下水位遥感监测模型的建立;第五章分为实验方法和模型部分参数的确定,研究结果及其评价分析、对研究的结论以及存在的不足。第六章内容为结论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