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戏剧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人们生活中的位置也是举足轻重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戏剧文本篇目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要远远少于小说、诗歌和散文,本文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为例,仅有必修四中选了三篇戏剧文本,分别是《窦娥冤》、《雷雨》、《哈姆雷特》,其中《哈姆雷特》是略读课文。当前的戏剧文本的教学多是按照小说课文的形式进行教授,再加之高考的压力,学生对戏剧文本的解读很少,因此,其教学现状急切地呼吁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活跃起来,带给学生新的启示。在这种形势下,多元解读应运而生,得到了一线教师的普遍关注,多元解读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戏剧文本教学中应用多元解读,使学生不仅能学习到戏剧基本知识、提高对戏剧的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实现戏剧文本教学的最终目的。本文将会从三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首先从多元解读的基本理论入手,找出多元解读的理论基础,再结合戏剧文本的本体特征,分析多元解读应用于高中戏剧文本的可行性,探讨其价值所在;其次,从目前的戏剧文本教学现状着手,通过一系列的问卷调查,整理分析所得数据,深入探讨多元解读应用在高中戏剧文本教学中的必要性;最后,重点讨论如何将多元解读真正贯彻于高中戏剧文本教学之中,结合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中必修四的三篇戏剧文本,为高中戏剧文本教学的多元解读提出有效策略。戏剧文本教学历来都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但由于高考等种种原因会被忽略,能对戏剧文本进行多元解读的语文教学更是少之又少,本文力图突破这个难点,抛砖引玉,希望这个问题能够得到更多人关注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