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组织间学习和企业创新绩效是当前管理界十分关注的主题。随着世界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和全球化,企业更加注重创新对企业发展起到的关键作用。在多元化的社会要想实现创新需要更好的整合和处理信息,如何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所获知识向企业创新绩效的转变成为重要的议题。因此,从信息技术能力角度出发探讨组织间学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以往文献的梳理,本研究基于资源基础观和资源互补理论视角,探讨了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组织间学习和企业创新绩效是当前管理界十分关注的主题。随着世界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和全球化,企业更加注重创新对企业发展起到的关键作用。在多元化的社会要想实现创新需要更好的整合和处理信息,如何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所获知识向企业创新绩效的转变成为重要的议题。因此,从信息技术能力角度出发探讨组织间学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以往文献的梳理,本研究基于资源基础观和资源互补理论视角,探讨了组织间学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检验了信息技术能力及其四个维度即人力信息技术资源、信息技术关系资产、信息技术体系惯例和信息技术设施在过程中发挥的边界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研究数据,拟解决三个主要研究问题。第一个研究探究组织间学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第二个研究探索信息技术能力能否在组织间学习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第三个研究探讨信息技术能力的四个维度在组织间学习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过程发挥的中介作用。通过数据对以上三个研究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组织间学习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组织间学习对信息技术能力及其四个维度有直接的正向影响;(3)信息技术能力及其四个维度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信息技术能力及其四个维度通过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总之,本研究的结论既能够帮助学者和管理实践者更好地理解组织间学习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信息技术能力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而且还为企业提升组织间学习和信息技术能力提供了启示,以便企业能够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采用低成本、高回报的组织间学习作为企业提升创新水平的一种思路,与此同时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力挖掘竞争优势,实现企业长期持续高效的运营。从而避免企业仅关注自身发展而忽视与其利益相关者间的学习和交流,同时防止企业过度关注信息技术硬件设施的模仿而造成企业资金的浪费和能力培养的滞后。
其他文献
近年来,以英国脱欧和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战略为代表的逆全球化冲击越演越烈,国际贸易形势面临贸易保护主义的严峻挑战。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贸易出口的影响再次受到广泛关注。出口网络是对外出口规模的凝聚表现和企业出口经验的重要载体,研究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企业出口网络的问题对出口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我国制造业出口企业为样本,以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为准自然实验背景,利用双重差分法实证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的乡村振兴战略,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过渡和衔接。本文基于资产建设研究的视角,以D村为研究对象,以乡村振兴为背景,以资产建设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个案访谈法和实地观察法,从自然资源及物质资产、人力资源资产、产业经济资产、社区组织资产、文化资源资产5个方面着手研究D村的资产建设实践,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资产建设的路
随着政府兜底、刚兑信仰的打破,中国债券市场游戏规则改变,机构投资者需要重新寻找风险对冲手段,在信用债违约风险在中国逐渐加重的预期之下,CDS信用违约互换产品的推出呼声日涨。在这个时机,于2016年9月国内市场推出了CDS产品,加速中国CDS市场向海外成熟市场看齐,统一标准。本文基于花旗银行、JP Morgan和美国银行自2012/4/11至2017/4/10共3912个日间CDS报价数据及美国、香
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专业领域文献是他们在日常学术研究过程中使用最多、最频繁的资料。在科研大数据时代,面对亿量级的文献资源,科研工作者很容易陷入海量文献的泥潭中。知识图谱作为知识经济下的新兴技术,可以从语义角度结构化地描述文本中的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关联。因此,将知识图谱应用至科研学术领域,构建专业领域文献知识图谱,描述知识骨干网络,这对科研工作者具有很大的价值。本文设计了专业领域文献知识图谱的整体构
网络经济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增加,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愈加激烈,不断创新成为企业保持活力、维持并逐步提高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创新绩效的实现需要多个企业共同努力,这就要求企业必须突破自身的边界,通过不同形式的网络嵌入,使企业有更宽泛的战略选择和更多的企业创新机会。网络嵌入作为一种典型的静态结构被学者当作研究企业创新的重要工具,它体现了企业可以从外部获取信息、资源与知识的可能的数量。本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到民主法治建设已经迈出重大步伐,提到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犯罪行为像顽疾一样侵蚀、危害社会的发展。通过对农民工犯罪问题的研究,剖析犯罪行为,分析经济因素对犯罪的影响,为降低犯罪行为提供理论依据,保障人民的人身与财产安全,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为2020年全面建成
两极分化现象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十分普遍,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英语教育非常不利,因此解决这一难题迫在眉睫。本文以通化市朝鲜族学校、通化县朝鲜族学校、柳河县朝鲜族学校、辉南县朝鲜族学校以及集安市朝鲜族学校中的初中学优生和学困生为研究对象,依据海德(1958)“归因理论”、凯利(1967)“方差模型理论”、佐野良伍郎(1980)“双因素说”以及巴班斯基(1978)“同心圆说”,采用文献法和调查法,运
随着我国经济及社会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已经逐渐成为城市新增人口的主要群体,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也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之一。而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首要事情就是寻找安顿的住所,住房状态不同,流动人口的融入程度便不相同。因此,本文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基于卫计委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从行为、文化、心理、身份等四个维度测度了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水平,系统地探讨了流动人口居住状态对其社会融入
近年来,随着外部国际局势发生变化,以及国内经济增速的放缓,如何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如何提升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也受到广泛的热议。本文在梳理和总结过往文献的基础上,基于2000-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WTO的Tariff Download Facility数据库,研究了中间品进口来源地多样
信息技术变革时代,组织的创新资源在于新信息、新技术的创造与获取,而组织通过内部获取模式与外部获取模式都可以获得新信息、新技术来产生创新,如何有效配置内外部技术资源来形成最大的优势,这受到吸收能力的影响。本研究从组织学习的角度来分析吸收能力如何影响组织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吸收能力是组织的基础能力,其水平的高低会影响组织其它方面的变化。本文选取引领我国技术进步和创新的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首先在前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