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隔代照顾研究——基于邯郸市C地区的21个个案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nimad411975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祖辈承担起照顾孙辈的责任,但男女祖辈为孙辈提供的隔代照顾不同。在内容上,祖辈男性几乎为孙辈提供所有种类的照顾,从生活照顾的喂奶、洗衣到物质支持的买玩具、文具再到精神照顾,祖辈男性参与到对孙辈照顾的各个环节,在数量上,男性在物质支持和精神照顾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更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孙辈对生活照顾的需求逐渐减少,对物质支持和精神照顾的需求增多后。男性隔代照顾受到孙辈照顾需求变化的影响呈现先增多后减少变化趋势。在年龄上,年老的祖辈男性受到身体状况和孙辈需求的影响,与孙辈更疏远,为孙辈提供照顾更少;年轻的祖辈男性与孙辈更亲近,提供照顾的种类更多。但无论年老还是年轻的男性祖辈都对孙辈,尤其是男性孙辈的男性气质建构产生深远的影响。  祖辈比父辈有充足的时间为孙辈提供照顾,也比父辈有跟多的照顾经验。在照顾孙辈的过程中,孙辈对祖辈的尊敬和崇拜以及祖辈自我价值的发挥填补了其因为家庭权利分散而造成的失落感,照顾孙辈给男性祖辈带来满足感。同时因填补了年轻时自己父亲角色的缺失,而又有了重新当父亲的感觉。  总体上讲,在男性祖辈的一生中,他们对男性评判的标准并没有发生变化,年轻时期祖辈男性倾向于在家庭生活中将自己的建构成为权威性的男性,当进入老年阶段,祖辈男性不再追求权威型的男性气质,开始建构其他类型的男性气质,祖辈男性将自己照顾孙辈时所表现出的细心、体贴等与女性相关的特质解释为对家人的保护。保护、照顾家人,维护家庭和睦是其晚年男性气质建构的标准之一,而并不是女性气质的男性表现。对于祖辈男性提供的孙辈照顾值得进一步探讨。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传统和现代的理论分析框架,使用行动一结构互动方法论,通过一系列深度个案访谈和对相关档案资料的分析对处于城市化过程中的松江大学城征地农民群体在户籍身份变化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前封闭的二元社会结构已经渐渐解体。农民工群体经历了一个由无到有、逐渐壮大的过程。在农民工对我国城市化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由于其中
本文借鉴儿童社会化研究中的生态学网络理论和行动者理论,探讨农村地区寄养对儿童影响、寄养对儿童影响的制约因素以及影响机制问题。采用实证调查方法,对138位有寄养经历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