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村法律秩序的社会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wnl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中国农村社会来说,现代法制是一套外来的知识与规则体系。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法制(治)建设将这套体系推向农村,促使农村社会法律秩序得以初步形成。但由于现代法制与原有规则体系之间的差异较大,农村社会法律秩序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问题重重。在对这些法律与社会领域内的问题进行研究时,法社会学提供了更加系统的视角——法律秩序是复杂的社会规则体系的一部分,以及更为有效的方法——实证研究。本研究采取的便是法社会学的实证路线:通过对问卷调查搜集到的经验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目前我国农村社会法律秩序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结论;从这一结论出发,系统分析了法制环境、经济社会内需、传统依赖,及个体行动实践四个层面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现状研究和影响因素分析,对农村法律秩序的发展趋势做出推论,即,我国农村法律秩序在不断形成和稳固的同时面临着较强的阻碍和破坏压力,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会保持“曲折迂回型”发展。全文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法社会学在国外、国内及我国农村法律与社会领域的研究概况;对文章所使用的法制、法治和法律秩序概念做出解释。第二章,叙述了实证研究的概况,包括调查地点的基本特征、研究设计,以及抽样和调查实施的情况。第三章,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进行解释和初步分析,获得对农村社会法律秩序状况的经验性认识。问卷调查对农村居民的法律认知程度、运用意愿和司法涉入情况进行了考察,数据统计结论显示该农村地区的法律秩序呈现出“亚健康”状态,表现为:法律认知程度提升相对较大;法律意识和行为意愿普遍偏低,但在特定纠纷领域的司法诉求十分突出;对于司法公证性和效能的整体评价偏向负面;影响农村法律秩序的外部因素众多且十分复杂。调查结论基本能够证实先前提出的研究假设。第四章,结合问卷调查结果、部分访谈资料以及相关领域的已有研究成果,分别从法制环境、经济社会内需、传统依赖,以及个体行动实践四个层面,对影响调查地(同时也是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法律秩序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化的分析。第五章,对我国农村法律秩序的发展趋势做出“曲折迂回型”发展的推论,包括:迅速发展的农村经济与社会亟需法律秩序予以调节;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与行为意愿加速提高;法律规避与违法的倾向性明显加大;法律秩序与其他规则的持续角力与调适。本研究取得的成果可归结为两方面:其一,对农村法律秩序的调查研究可以丰富中国法社会学领域内相对贫乏的实证研究;其二,根据调查研究和系统化的因素分析,推论我国农村社会法律秩序将呈现出“曲折迂回型”的发展趋势。
其他文献
5月28日,由商务部和北京市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京交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如期举办,作为本届京交会核心活动之一的"全球设计趋势发布会暨第三届中国国际设计产业联盟大会"和"研发与设计
跨国移民既是全球化发展的结果,又是全球化发展的助推器。21世纪是移民的世纪,日益高涨的全球化浪潮使得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只对信息、商品和资本开放而对人口流动实行封闭,国
“学习性”是评价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一条重要准则,在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编写和研究中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学习理论对“学习”的定义并结合学习词典的性质,可以将学习词典的“
真菌是土壤中重要的微生物资源,是土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主要物质基础。森林土壤与农业土壤相比,多呈酸性,加之其相对特殊的生态环境,更利于真菌的生长与繁殖,因此,对森林土
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城镇贫困是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贫困问题的研究,也历史性地从农村贫困转向从主体上研究城市贫困。本论文
2017年6—7月,福建省东山县某石斑鱼养殖场多批20-60日龄杂交石斑鱼苗发病,临床表现为游泳行为改变,致盲、打转,鱼体发黑,不食,继而死亡,死亡率高达90%以上。多次应用抗生素
采用TLC-UV法,对中江产区生晒白芍不同采收期与栽培年限的芍药甙进行含量测定,并结合外观性状分析,结果表明:三年生白芍芍药甙含量冬季低,夏末秋初较高,夏季采收开花白芍含量
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知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对数学概念掌握与理解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其他数学知识的学习。如何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与掌握呢?通过几个案例
目的:研究夜交藤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方法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测试鉴定结构。结果:13个化合物分别是:大黄酚(Ⅰ)、大黄素甲醚(Ⅱ)、大黄素(Ⅲ)、芦荟
地理图像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信息综合载体和教学工具,在平时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绘图析图用图的习惯,建立空间概念,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