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稠油资源潜力的探明,迫切需要深化对西部斜坡石油地质特征的认识,更为准确评价西部斜坡的油气勘探潜力。本论文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岩心、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对松辽盆地西斜坡萨尔图、高台子油层组展开层序地层、沉积相及圈闭预测等精细研究。通过岩心、测井、地震及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将白垩系青山口组二、三段~嫩江组一段划分为11个四级层序,阐明了层序与砂层组的对应关系,建立起层序地层格架,分析了层序控制下的沉积充填样式及层序发育的受控因素。依靠岩心、钻测井、重矿物、古地貌及地震属性资料,明确高台子和萨二三砂组沉积时期,工区主要受齐齐哈尔物源、西南部的英台物源和西部短轴物源影响;萨零、萨一砂组沉积时期,北部物源的侧支进入工区东部。查明各沉积时期物源方向和迁移特征。在层序格架内,以岩心资料为依据,结合测井及粒度分析资料,建立微相识别标志,明确沉积微相类型、展布及其演化规律。高台子和萨二三组沉积期,区内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为主要沉积环境;萨一至萨零组沉积期,主要为滨浅湖和半深湖沉积,局部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在层序和沉积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本区油气成藏规律。认为本区具有“层序控砂,微相控储,构造、运保控油”的成藏特点。层序控制了油气赋存的层段,微相的类型及展布对储层质量及分布起到决定性控制作用,而运移、保存条件则是形成油藏的关键。对江桥地区的重点层位进行精细解剖,认为油藏类型为岩性上倾尖灭油藏,受后期水洗的影响水下分流河道侧缘砂体的含油性最好。最后,利用地质及成藏认识,对江桥地区GⅠ-SⅡ+Ⅲ砂组进行圈闭预测,认为江桥地区东部三角洲朵叶体的西侧外围区,是潜在岩性油气藏有利目标区。本论文的研究为勘探后期,开发前期的目的优选和井位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地质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