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表达EGFR细胞系的建立及其抗EGFR单链抗体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bnm123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稳定表达EGFR-GFP融合蛋白细胞系的建立目的建立膜表面稳定表达EGFR-GFP融合蛋白的细胞系,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CaCl2法将pEGFR-EGFP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α,酶切鉴定后提取质粒经电穿孔转染CHO-K1细胞;以EGFP作为荧光报告分子,克隆化培养以获取单克隆阳性细胞;流式细胞术、荧光显微镜术、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细胞EGFR-GFP融合蛋白的表达;反复冻存、复苏、传代鉴定细胞表达EGFR-GFP融合蛋白的稳定性。结果①转染后,经G418筛选14天,克隆化培养,共获得2株稳定转染的单克隆细胞,分别命名为CHO-EGFR-GFP1、CHO-EGFR-GFP2;②经流式细胞仪检测,CHO-EGFR-GFP1细胞GFP、PE双标记阳性率达92%以上,说明EGFR-GFP融合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膜上,CHO-EGFR-GFP2细胞GFP检测阳性率较高,但PE标记阳性率较低,提示融合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内;③倒置相差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CHO-EGFR-EGFP1主要表现为细胞膜绿色荧光,能与PE标记的anti-human-EGFR结合,CHO-EGFR-EGFP2细胞主要呈现细胞内绿色荧光,不与PE标记的anti-human-EGFR结合,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一致;④Western blot分析CHO-EGFR-GFP1细胞裂解液可见分子量约166 kDa条带;⑤CHO-EGFR-EGFP1细胞经反复冻存、复苏,证明EGFR-GFP融合蛋白能稳定表达,表明成功建立稳定表达EGFR-GFP融合蛋白的细胞系,为研究EGFR与其配体间相互作用以及筛选靶向EGFR的单链抗体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EGF对CHO-EGFR-GFP1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目的对于大多数细胞而言,EGFR与其配体EGF相互作用往往促进其增殖,但对于某些细胞,EGF且相反地抑制其增殖。本部分研究拟以所建立的膜表面表达全长EGFR与GFP融合蛋白的细胞系CHO-EGFR-GFP1为模型,进一步研究EGF与EGFR之间相互作用。方法通过细胞计数,绘制生长曲线,比较稳定转染细胞及未转染细胞的生长情况;台盼蓝染色计数活细胞数观察不同浓度EGF刺激48h后细胞增殖情况;PI染色一步法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EGF刺激48h和100ng/ml EGF刺激不同时间细胞周期改变以及细胞凋亡情况,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测定GFP平均荧光强度、Western blot检测及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判定EGFR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以建立的膜表面表达全长EGFR与GFP融合蛋白的细胞系CHO-EGFR-GFP1为细胞模型,研究EGF与EGFR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在不加入EGF的培养体系中,CHO-EGFR-GFP1、CHO-EGFR-GFP2细胞与未转染CHO-K1细胞生长特性无显著差异,在保证培养条件、接种细胞数、观察时间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各细胞增殖速度接近,说明表达的融合蛋白对细胞没有明显毒性;②在培养体系中,加入低浓度的EGF可促进CHO-EGFR-GFP1细胞增殖,而在高浓度EGF培养体系中则引起CHO-EGFR-GFP1细胞失去粘附、细胞周期阻滞、促进细胞凋亡以及抑制细胞增殖;③EGF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与EGFR表达水平密切相关,高浓度EGF以一种剂量依赖性的方式同时上调EGFR的表达和引起细胞凋亡;④EGF刺激对CHO-K1及CHO-EGFR-GFP2细胞生长无明显作用。第三部分EGFR特异性内吞性单链抗体的筛选与鉴定目的利用抗体将治疗分子(毒素、治疗基因)直接运送到肿瘤细胞内发挥作用是一种重要的肿瘤靶向治疗策略。本研究拟从大型人源抗体库Griffin 1中直接筛选出靶向EGFR并能够触发其内吞的单链抗体,为研究靶向EGFR的抗肿瘤治疗药物奠定基础。方法以稳定转染的CHO-EGFR-GFP1细胞和未转染的CHO-K1细胞分别作为阳性和阴性细胞,采用负筛选的方法,洗去与细胞表面结合的噬菌体,裂解细胞获取内吞性的噬菌体用于下一轮筛选;通过比较每轮投入及洗脱出噬菌体的效价比以及细胞ELISA检测多克隆p-scFv与阳性、阴性细胞结合情况对筛选过程进行监测;采用菌落PCR挑选含有全长scFv片断的菌落,进一步用FCM检测单克隆p-scFv与天然表达EGFR细胞及EGFR阴性细胞结合情况;挑选EGFR特异性单克隆p-scFv采用DNA测序法确定克隆多样性;原核表达EGFR特异性s-scFv采用FCM检测其与天然表达EGFR细胞及EGFR阴性细胞结合百分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其与EGFR阳性细胞及阴性细胞裂解液结合的差异,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s-scFv是否被内吞入EGFR阳性细胞。结果经过5轮筛选,细胞裂解液中洗脱出噬菌体效价有500倍以上提高,而细胞表面结合噬菌体效价仅有15倍增长,说明内吞性p-scFv得到富集;细胞ELISA结果显示多克隆p-scFv与CHO-EGFR-GFP1细胞和CHO-K1细胞均有明显结合,但与前者结合高于后者,说明所获多克隆p-scFv大多数针对两种细胞表面共同抗原,但有部分特异性结合EGFR;菌落PCR显示约45%克隆中含有完整的1kb scFv片断;共挑取300个菌落,经菌落PCR、细胞ELISA、FCM检测,共得到4株EGFR特异性scFv,DNA测序结果显示4株DNA序列仅一株有个别碱基不同,但均能翻译成同样的氨基酸系列,因此将其统一命名为F4-scFv,F4-scFv可与天然表达EGFR的细胞特异性结合并能触发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但不与EGFR阴性细胞结合;Western blot检测F4-scFv可识别EGFR特异性条带。F4-scFv可被用作载体运送治疗药物进入肿瘤细胞,而且由于其人源性,对人将无免疫原性。在筛选和鉴定过程中采用表达GFP标记的受体的转染细胞作为阳性细胞,不用表达、纯化受体蛋白用于筛选和检测,可保证所筛选的抗体能与天然受体结合,加快了获取靶向抗体的进程。结论成功建立膜表面稳定表达EGFR-GFP的细胞系CHO-EGFR-GFP1;首次在同一种因不同浓度EGF刺激而表达不同水平EGFR的细胞中观察到EGF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与EGFR表达水平的关系。高浓度EGF刺激引起肿瘤细胞失去粘附可能是导致肿瘤细胞容易脱落,发生转移的机制之一;进一步以CHO-EGFR-GFP1为阳性细胞,未转染CHO-K1细胞为阴性细胞,采用负筛选方法,从大型人源抗体库中筛选得到EGFR特异性能够触发受体内吞的单链抗体F4-scFv,F4-scFv可用于运载治疗性物质进入高表达EGFR的肿瘤细胞,为进一步研究靶向EGFR的抗肿瘤治疗药物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2005年开始轰动的这场超女盛事,改变了人们与电视的关系、与偶像的关系,并连同互联网一起,改变了人们结成团体的方式,创造出了新型社群、新的人际关系。本文采用深度访谈和民
企业资源计划(ERP)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管理手段之一。在企业中成功地实施ERP可以促使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整合,提升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但对于复杂制造行业实施ERP
战略是组织成功的根本,它确定了组织的长期发展方向、经营范围、竞争优势与行动策略,理想情况下,它应使资源和能力与变化的环境相适应,以达到组织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制定合适
为了预防公路工程中的挡土墙、基坑、路堤及上石坝等土上建筑物内部水平位移过大可能导致建筑物滑坡、滑动、倾覆及裂缝等病害的发生,应用土体内部水平位移观测、分析,提出相
水进到缆井里,水的深度,电缆检查员是不能下井正常巡逻的,对电缆的质量巡逻有很大的障碍,导致电缆的运行的问题没有很快的发现。这不仅不能让电缆得到正确的运行,并且让电缆
[目的]探讨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TXA)和间断负压引流对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按照前瞻性对照方法收集2016年02月~2019年03月行开放性单或双节段腰椎后路
直接面向距离向脉冲压缩的条带重叠子孔径算法(Overlapped Subaperture Algorithm,OSA)成像算法无需在接收端进行去斜处理,在距离向采用脉冲压缩获得高分辨率,在方位向通过子孔
农民的教育培训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基础所在,成人学校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资源供给者、质量检测者和培育服务者。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着农民职业认同感低、
沥青混合料路面受环境中的光、热、水、荷载等多重因素影响,其耐候性的优劣事关路面寿命。沥青受紫外线影响后三大指标变化明显,而沥青混合料受紫外线作用后路用性能怎么样,国内
全人教育是一种提倡发展个人潜能,培养完整个体的先进教育理念。英美文学是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核心课程,课程目标为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质与认知能力。文章以全人教育理念为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