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汉语兼语句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433968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古汉语是汉语发展史承上启下的重要转折时期。兼语句是汉语基本句式之一,几乎贯穿于汉语的整个发展历程,其句子结构和语义模式均具有一定特殊性,值得关注并加以研究。本文选取了中古时期七部代表性文献,专门对其中的兼语句进行了详尽的考察。结合“三个平面”的理论基础,本文着重从句式、语义、语用三方面对中古兼语句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归纳,旨在勾勒出中古汉语兼语句的基本面貌。本文首先从句法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古兼语句的句式结构,同时也将兼语句与易混淆的连谓句和双宾语句进行了区分;然后,就句中兼语动词的语义特征归纳出了中古兼语句的五大类型,并提取了各类句的自身特点;另外,本文还对中古兼语句的语用类型以及空位现象做了适度的探讨。最后,本文将中古兼语句与上古兼语句和近代兼语句进行了历时比较,以显示其时代特征。
其他文献
2011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达到1800万辆,已经成为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大国。汽车工业对吸收科技创新成果、促进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并能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促进消费,是国
从分析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出发,论述高职院校加强科研成果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分析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找到提升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管理创新的有效
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产业集聚的支撑和支持,高度的产业集聚有助于协调好城市经济、城市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参照国家环境保护部组织修订的《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
胶东大鼓又称“盲人调”或“瞎调”,是流行于胶东半岛地区的一种独特的曲艺形式,迄今有250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它在各地有着不同的名称,即是流行在何地则称为何地大鼓,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