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素和中药添加剂对提高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a3392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36头35日龄断奶的杜×长仔猪进行了为期28天的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了益生素和中药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作用的研究。共设四个组:对照组(CK)、益生素组(益组)、中药组(中组)、益生素+中药组(混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仔猪。在试验期内,测定了生产性能指标、血液生化指标、粪样指标,进行了仔猪综合健康状况评价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如下: 1.在生产性能指标中,三个试验组均比CK有所改善,而以混组效果最好。饲料效率在混组与CK、中组与CK间有显著差异(P<0.05),混组的饲料转化效率比CK提高12.8个百分点。 2.在血液生化指标中,TSOD(总SOD)、CuZn-SOD、MnSOD、IgG、IgA在混组与CK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IgM在混组与CK也有显著差异(p<0.05);T细胞成环率在混组与CK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以上指标在另两个试验组与CK的多重比较中也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表明单加益生素或中药均可改善仔猪的抗氧化能力、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能力,而共同添加时效果更好。 3.在细菌培养试验中,三个试验组均显著降低了粪中大肠杆菌数,而以混组效果最明显,表明共同添加时肠道微生物区系得到了更大改善。 4.在综合健康状况评价中,以混组为最好,与CK有显著差异(p<0.05)。 5.综合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在试验期内混组、中组、益组分别比CK每头多增加收益6.16元、5.23元、3.19元。即共同添加时使仔猪综合健康状况达到了最佳,从而使经济效益也达到了最佳。 关于使用益生素和中药引起仔猪生产性能提高、综合健康状况改善和血液生化指标显著性变化的机理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对猪肉用性状育种的目标主要集中在瘦肉量和肉质上,其中对瘦肉量的追求一直是科学家和生产者努力的重点。双臀基因(Myostatin,MSTN)属于TGF-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超家
在对自然鸽乳的常规成分和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用常规饲料原料研制人工鸽乳,并从中筛选出ME为13.36MJ/kg、CP为38%的0-5日龄人工鸽乳和ME为13.39MJ/kg、CP为30%的6-10日龄
甲状腺乳头状癌容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侧颈部是常见受累部位之一。颈部清扫术是治疗甲状腺癌颈转移的标准手段,但其清扫范围存在争议,应视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不同区域而定。
为研究乳源性生长因子对动物胃肠道生长发育的作用,本试验以离体犊牛小肠上皮细胞为试验对象,比较研究了酪蛋白和配方乳的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解产物对离体犊牛小肠上皮细胞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PAGE),对河曲藏獒(n=44)、青海藏獒(n=42)、青海藏狮犬(n=5)和青海土种犬(n=12)共4个群体的103只犬的血红蛋白(Hb)、运铁蛋白(Tf)、慢-α2-球蛋白(Sα2)、白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