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毛泽东对社会的教育和改造都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他阅读和解析文学作品也有着独特的视角,对《红楼梦》的政治解读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点。从政治的角度出发,运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和阶级分析法来解读、评析并应用于政治实践,这是毛泽东解读《红楼梦》最显著的特点和独特之处。展现毛泽东对《红楼梦》的解读过程,总结毛泽东阅读《红楼梦》的特点,不仅为我们进一步理解毛泽东,而且为我们阅读鉴赏《红楼梦》提供了新视角。如何正确运用历史、政治的眼光和方法,来解决学术理论和现实政治问题,值得深入地研究。本文以《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等为主要参考资料,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从文本解析、政治解析、文化解析三个方面详细探讨了毛泽东和《红楼梦》的关系。从毛泽东政治生涯的不同阶段(井冈山时期、遵义会议、中共七大、建国初期)、涉及《红楼梦》的不同内容(人物、语言、典故)等维度,分别统计出毛泽东使用《红楼梦》文本的数量和程度,从而分析出毛泽东阅读、政治解读《红楼梦》对当时的影响和意义。从毛泽东政治解读《红楼梦》的背景分析、原因分析、地位和价值分析、框架结构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社会影响分析等,揭示出毛泽东与《红楼梦》的政治关系。特别以毛泽东对俞平伯及其红学研究的批判运动为典型案例,分析了用阶级阶层的眼光解读《红楼梦》,将学术研究与政治关联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解读《红楼梦》,联系现实政治生活解读《红楼梦》,用历史的眼光解读《红楼梦》,是毛泽东对《红楼梦》政治解读的特点。多角度阅读文学作品、掌握不同的读书方法,适度处理文学作品与政治的关系,是毛泽东政治解读《红楼梦》最重要的文化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