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TDD系统eNodeB端随机接入过程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dney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年来移动通信用户大幅增加,与日俱增的网络接入和高速数据业务需求,促使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继续向IMT-Advanced(4G)发展演进。长期演进项目(LTE)作为3G的演进,拥有高速上下行数据传输速率、高频谱利用效率、低通信时延等特点,将成为新一代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热点之一,也是3G通信技术与标准发展的必然。   随机接入过程是LTE系统中用户与网络建立初始连接之前的必经步骤,是用户与网络建立上行同步、申请上行资源、保证通信建立的决定性环节,其处理过程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接入性能和容量。目前3GPP LTE标准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当中,标准尚未给出系统完整的eNodeB端随机接入流程;另外标准中对于eNodeB端前导接收链路及性能指标检测方法等并未作明确规定。基于随机接入过程的重要地位和目前尚不完善的研究现状,必须对LTE-TDD系统的随机接入过程,特别是eNodeB端随机接入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为实际系统网络端设计方案和硬件实现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   本论文基于重庆邮电大学国家重大科技专项“LTE-TDD无线综合测试仪表”项目研究成果,侧重于eNodeB端,研究LTE-TDD系统随机接入过程。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分析了随机接入过程的基本原理,如随机接入触发条件、基于竞争/非竞争随机接入基本流程、随机接入所使用的信道和信号等,并总结了随机接入过程中eNodeB端各种异常情况和处理方式。   2.对3GPP TS36系列所有标准中涉及LTE系统随机接入过程的零散规定和近三年所有相关会议提案进行整理,总结出了系统完整的eNodeB端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以及各个步骤中eNodeB端所做的处理,包括对随机接入前导信号接收、随机接入响应信息的配置发送、RRC请求消息的接收处理以及竞争解决机制等。   3.设计了LTE-TDD系统的随机接入链路,依据3GPP TS36.211协议中规定的PRACH物理层发送端处理,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了改进的发送和接收算法,设计了eNodeB端对于PRACH信号的接收和检测过程。   4、通过matlab工具搭建仿真链路,验证了eNodeB端接收并检测随机接入信号的过程,并提出使用峰均功率比作为前导检测门限的方法以及门限确定的过程,验证了对所设峰均比门限下的虚警率、检测概率等检测性能指标满足标准要求。  
其他文献
本课题来源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以下简称中国移动)OPhone OS智能手机平台的研发项目,主要的任务是进行OPhone OS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无线通信接口层的软件开发和测试工作,包括RIL Ja
伴随着现代医院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信息化管理在医疗体系运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目前医院的信息化管理多偏重于业务操作层面,医院日常的物财监管中也缺少合适的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