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薯茎腐病是近几年在我国新发现的一种由达旦提狄克氏菌(Dickeya dadantii)引起的细菌性病害,该病害危害极性极大,可侵染甘薯叶片,茎蔓和块根。该病害典型症状是甘薯茎基部发黑并腐烂变软,被侵染叶片发黄,被侵染茎部和块根维管束呈黑褐色,块根灰褐色腐烂发臭。本文主要对甘薯茎腐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筛选出对甘薯茎腐病有抑制作用的杀菌剂及其防治方法,并在室内筛选出对甘薯茎腐病有抑制作用的拮抗菌株,为甘薯茎腐病的防治方法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甘薯茎腐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甘薯茎腐病菌D.dadantii是革兰氏阴性菌,且属于兼性厌氧菌,适宜生长温度范围是18℃~42℃,致死温度为70℃,适宜生长pH范围是4~9,能利用柠檬酸盐,不同菌株对碳源的利用情况不同,3个菌株均不能利用亚硝酸盐。2.甘薯茎腐病菌有效杀菌剂筛选:室内有效杀菌剂筛选得到72%农用链霉素、0.3%四霉素、3%噻霉酮以及6%春雷霉素等10种杀菌剂对甘薯茎腐病菌有抑制作用,将作用机理不同的72%农用链霉素、0.3%四霉素、20%噻唑锌、3%噻霉酮以及6%春雷霉素等5种杀菌剂用于后续盆栽试验有效杀菌剂不同施用方法及其使用浓度的探究实验,发现72%农用链霉素不同浓度浸苗10 min、30 min时各处理之间对甘薯茎腐病的防效没有显著差异,防效均在80%以上;72%农用链霉素3000倍药液浸苗1 min对甘薯茎腐病防效较差。72%农用链霉素等5种杀菌剂灌根处理对甘薯茎腐病均没有防效,5种杀菌剂适宜浓度于甘薯苗扦插时喷雾处理,6%春雷霉素500×防效最好,20%噻唑锌250×、72%农用链霉素2000×防治效果较差。3.甘薯茎腐病菌拮抗菌株筛选鉴定:从健康甘薯苗和病染甘薯茎腐病苗根围土中分离、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出23株对甘薯茎腐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拮抗菌株,通过离体试验进一步筛选出5株对甘薯茎腐病菌有拮抗作用并且不会引起甘薯块根腐烂发病的拮抗菌株,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其中有4株拮抗菌是解淀粉芽胞杆菌,另外1株是枯草芽胞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