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暗黑华美的乐章——论哥特元素对呼啸山庄艺术性的表明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yidixie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学世界里,人们对哥特文学从来都不够重视。作为一种边缘文学,哥特文学在正式的文学教学及研究领域中很少被提及。笔者认为,尽管哥特文学不是主流文学写作形式,但它的影响颇为深远,在世界文学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一席之地。哥特文学在十九世纪得到了繁荣发展。十九世纪的文豪们纷纷效仿这种写作模式,它在许多其他的艺术领域里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哥特文学所具有的令人目眩神迷的魅力令它理当在文学殿堂里占有一席之地。笔者据此从语言学方法的角度用分析和比较的方法诠释了了爱米丽·勃朗特在《呼啸山庄》里塑造人物形象,描述事件发生的背景时所运用的哥特元素。与世隔绝的荒原上那一幢孤零零的山庄,深嵌在墙壁里的破窗,崎岖不平的山道……所有这一切都营造了一种荒郁凄凉的哥特气氛。笔者还分析了小说主人公所具有的双重矛盾性格及其分裂面所形成的原因,而这是哥特式人物所常见的人格。艾米丽博朗特运用熟练的文学语言为我们描画了一个激烈而悲伤的故事,使读者可以很容易领略到其中所包含的哥特魅力,的确是一曲暗黑华美的哥特乐章。
其他文献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1]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的有关规定,规范相关管理工作,卫生部先后发布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2](卫生部
目的掌握北京市海淀区奥运相关餐饮业卫生状况,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应监督、监测方案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对海淀区110家奥运相关餐饮单位卫生状况进行监测,依据GB 14934-94
本研究是大学英语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可能性的一次探究,旨在调查项目式英语教学能在哪些方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该教师的项目式英语教学时间跨度约为三个月。在他的指导下
2008年9月24日,奉贤某化工厂发生一起急性对甲苯胺中毒事故,造成1名工人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事故经过2008年9月23日晚上20:00,五名夜班工人上班后,按照生产工艺要求
国家,地区之间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交流,人与人之间日常生活中的交往等,都可以用“交际”(communication)这个词来表达。但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交际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和交换。这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翻译理论研究的“文化转向”为探讨意识形态在翻译中的作用提供了契机。许多翻译研究派的学者都致力于翻译中的语言外部研究,勒弗维尔就是其中之一,他提出意识形态是操纵文学翻
叠词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叠词在汉语中使用非常广泛。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大量出现的叠词为诗歌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及美学效果,但是,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过
A.S.拜厄特是享誉当今国际文坛的文学批评家及小说家。批评家及小说家的双重身份赋予了拜厄特独特的双重视角,使她通过对文学技巧的娴熟驾驭来表达她本人对文学研究的独到见解
进入21世纪,文化学热潮稍稍平息,一些西方学者倡导要站在理性的角度对翻译研究进行反思,进而提出了翻译研究中伦理回归的主张,这无疑将翻译研究导向新的研究维度。但是归根结底,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