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南地区上奥陶统—下志留统页岩气储层特征及评价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gu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蜀南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发育黑色页岩,有机碳含量高,成熟度大,是我国页岩气勘探和开发的重点区域。本次研究通过野外剖面、岩心观察、薄片、氩离子剖光-场发射扫描电镜实验、测井分析、地球化学分析、压汞以及气体吸附等测试技术,详细研究四川盆地威远、长宁和昭通三个地区黑色页岩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储层地质学特征,建立页岩岩相划分方案,探讨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对研究区页岩气储层进行分类评价。为满足页岩气储层精细描述的要求,采用有机组分与无机组分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有机碳含量、矿物组分、矿物成因以及对储层的影响,制定了页岩岩相划分方案。对于有机质组分,鉴于有机质在页岩气储层中的重要地位,将有机碳含量引入分类方案当中,以2%和4%为界限,将页岩分为低有机质、中有机质和高有机质页岩;对于无机组分,以陆源粉砂(陆源石英+长石)、内源硅质(自生石英+生物石英)、粘土矿物和碳酸盐为四单元,以各组分50%为界限,将页岩分为粉砂质质页岩、硅质页岩、泥质页岩、钙质页岩和混合型页岩,混合型页岩可根据优势矿物组分进一步划分。通过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结合可以将页岩划分为24种岩相,在研究区识别出18种岩相。通过定性和定量表征研究区页岩储集空间特征和孔隙结构,对比不同岩相储层物性以及含气性差异,寻找最有利于页岩气发育的岩相。研究区黑色页岩孔渗极差,储集空间以纳米级孔隙为主,发育有机质孔隙、粒内孔隙和粒间孔隙。压汞实验表明页岩宏孔体积百分比均值为17.9%;氮气实验表明研究区页岩主要以介孔为主,有机质是页岩孔隙的主要来源。页岩储集能力和实测含气量与有机碳含量呈正比,不同岩相之间气体组分有所差异,硅质页岩和硅质混合型页岩游离气组分较高,而在钙质页岩中游离气组分基本不发育。与焦页1井等其他产页岩气井对比对比,结合研究区黑色页岩物性、含气性、气体组分等特征,综合分析认为有机质、岩相、储层厚度和地层压力为控制研究区页岩优质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长宁地区为研究区最有利目标区。
其他文献
本文从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需求分析入手,映射到站点安全事件,进而映射到站点设备,确定全面安全数据的范围,提出全面安全数据站点采集与上送的网络安全体系架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广沿海,沿河地区工业发展,在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水环境也受到严重污染,主干流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维持大自然生态系统的
亨利·詹姆斯认为小说家和画家是相似的。他的小说《美国人》把精妙的绘画元素融入到写作当中。这两种艺术的结合使得小说在跌宕起伏的同时充满了艺术气息,极具欣赏价值。 H
深基坑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其在建筑工程领域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由于相继发生的一些工程事故,引起了人们对深基坑工程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本文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分析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以及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国际检索系统咨询部的报告称,由于金融危机,经费少,数据库容量小、加工能力不足,中国期刊在国际检索系统中点击率低等原因,大
近年来,在中央提出加快城镇化进程后,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很快。但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由于不合理的农地征用制度所造成的“失地农民群体”正在形成,而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一些学者提出资源型区域容易遭受"资源诅咒"以及"反工业化"困扰,那么资源型区域的城镇化演进是否也会有一些独特的表现,是值得关注与考证的。山西省是我国典型的资源型省区,
目的研究正源方(西洋参、当归、南沙参、仙鹤草、重楼)对60Co-γ射线辐射致小鼠造血和生殖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皂矾丸组、正源方高、中
地震激发的地震波经地球介质传播到台站,并被地震计记录转换为数字记录,这些记录数据被实时传回地震台网中心。地震台网中心利用各种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对地震台站传回的实时
瓦埠湖位于淮河中游南岸,属于淮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根据2011年8月—2015年12月对瓦埠湖湖区3个监测点位、入(出)湖河流4个监测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选用内梅罗水污染指数法和单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