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蛋白C、蛋白S、抗凝血酶Ⅲ活性变化与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相关性研究

来源 :宁夏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an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浆蛋白C(PC)、蛋白S(PS)、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中的变化特点;PC、PS、AT-Ⅲ活性改变与PTE发生之间的关系;以及PC、PS、AT-Ⅲ对PTE形成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PTE患者60例(PTE病例组),同期存在PTE形成的获得性危险因素的非PTE患者55例(高危病例组),健康人群6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PC、AT-Ⅲ活性,采用凝固法检测血浆PS活性。采用Caprini危险评估评分模式对三组病例进行静脉血栓形成(VTE)危险因素评估,评分并分层(分为高危,中危,低危和极低危共4层)。计数资料采用秩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三个因子对PTE形成的影响。结果:PTE病例组与高危病例组血浆PC、PS、AT-Ⅲ活性较健康对照组均降低,这两组与健康对照组间的抗凝因子PC、PS、AT-Ⅲ活性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PTE病例组与高危病例组间三种因子活性改变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Caprini评分三组间比较:PTE病例组与高危病例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这两组与健康对照组间Caprini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1),两组致栓危险性均高于健康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C、PS、AT-Ⅲ三种因子中,PS(P<0.05、OR值0.975)、AT-Ⅲ(P<0.05、OR值0.895)对PTE的形成有较大影响。结论:综合本研究实验结果提示:PTE与血栓前高凝状态均可致血浆PC、PS、AT-Ⅲ活性水平降低;PC、PS、AT-Ⅲ活性降低易栓的风险较健康人群增高;抗凝因子活性水平下降提示发生血栓性疾病的高度可能性。在三个抗凝因子中,PS、AT-Ⅲ活性对PTE的形成有较大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考察大学生手机媒体依赖现状。方法:采用大学生手机媒体依赖调查问卷对江苏51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对手机媒体具有不同程度的依赖性,高依赖检出率为22.7%;大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我国已经步入了以经济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具有历史性与时代性特征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显示出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当
Z8170船用柴油机是国内内河航运主机的主力机型,由于内河航运受载货量、水流、水位和水速的影响,柴油机的负荷变化比较大,尤其是长期低速大扭矩的情况下,需要增压器的响应速
人体每天经呼吸道吸入大量外界环境中的抗原性物质,而进入呼吸道系统中的各种外界环境抗原均有可能诱发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强烈的排异反应。然而正常情况下,呼吸道却始终能够处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霍华德&#183;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1983年出版了《智能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大学日语语法教学是大学日语教学体系的重点和难点,大学日语语法教学的传统模式存在着各类问题,必须从改革大学日语语法的教材、丰富大学日语语法课堂活动、提高学生日语语法
传统的立意布局和缘起学的立意方法在庆元生态和香菇文化公园建筑设计的布局和点景中的应用。
我国对于交通静化技术的研究较国外起步较晚,但随着经济的发展,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静化技术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国内和国外已经对道路和区域进行限速规定,一
针对当前市场的变化,加强对新形势下营销人才培养,是适应变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对此,本文结合当前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现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高校要适应新形势下
葡萄糖既是动物主要的能量来源和脂肪合成的底物,也可通过转录因子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h REBP)调控脂肪生成。Ch REBP是具有碱性螺旋-环-螺旋亮氨酸拉链(b HLH/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