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像中的排箫研究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huixia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画像艺术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其中镌刻了大量直观、生动的图像资料,为我们认识和研究汉代的文化和历史提供了宝贵的事实依据。尤其是汉画像中所展示的音乐文物形象,是史料文献中较少涉及的方面,从而更显得弥足珍贵。从各地出土的汉画像中我们发现,排箫在汉代多种乐队、多种场合的表演中使用,这些证据表明了排箫在汉代音乐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另据史料记载,排箫在汉代的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中都有着很高的使用率,这更加突出了排箫在汉代音乐中的重要地位,也反映出它在汉代乐队中的普及性以及较强的融合性。  排箫在汉画像中的形象与表现并不是孤立的,它与当时特定的文化背景,社会风气,音乐活动及欣赏人群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排箫也与汉代的其他乐器相结合,组合成各种不同类型的乐队进行表演,并与不同的艺术形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组成了汉代最具代表性的乐舞百戏艺术。因此,汉画像中的排箫更像是汉代音乐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它的发展变化,应当可以揭示出汉代音乐的一般性特征和发展轨迹。
其他文献
处于全球化浪潮之中的中国设计界如何发展自身,这正是摆在当前的一大问题。从参与国际广告频频遭遇尴尬,到以龙为标志的屡屡被质疑,传统文化中的那些图腾标志曾经是历史为我们沉
科教兴国,教育是基础,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奠基石。  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7月,教
本文以法国作曲家卡米尔·圣桑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为研究对象,主要从研究该曲的创作风格入手,对该曲的演奏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研究表明,《第二钢琴协奏曲》体现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