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学遭遇图像——论图像时代的文学处境和出路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weiz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像时代的到来,使文学不仅让出了昔日的话语霸权的地位,而且日益处于边缘化。于是就有很多人对文学的前途忧心忡忡,甚至怀疑文学在某一天会终结。但我认为文学不但不会终结,相反会以更加广泛的形式存在于当今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本文通过对图像时代到来的的背景分析,承认图像时代到来的必然性,它是由技术、经济、文化和心理四方面动因造成的;也承认影视有许多独特的魅力,比如与生俱来的通俗性、娱乐性等等都使它比文学更适合在电子媒介时代传播;承认影视的冲击给文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创作的视觉化、影像化和技术化;作家身份的边缘化、价值观的模糊化和处境的尴尬化;作品“雅”与“俗”之间的矛盾。但从影视诞生到发展至今来看,它一直没有离开过文学,文学能够为它提供有价值的剧本,精彩的台词,大量的观众以及最重要的画面后的思想性。而诸如种种都能够让影视摆脱纯粹的感官刺激的平庸和肤浅,能够使它到达一个崭新的艺术高度。另外,文学自身所拥有的独特的审美场域,也是影视无法比拟和替代的。所以,文学是不会消失的。同时,为了让文学图像时代更好更有效的传播,接受影视的改编可能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成功的改编可以让文学的生命力得到延续,影响力得到提升。但真正的文学并不是改编后的电影剧本,而是用心创作和阅读的产物。 面对图像,我们需要做的是冷静而客观的思考,不能杞人忧天也不能盲目乐观,在正确科学的分析图像时代的基础上,为文学未来的发展寻求一条可行的长久之路。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一种可控硅星角自动切换装置的转换原理及特点
文学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也是作家满怀激情地感受、体验、领悟进而创造艺术美的心理活动过程。本文从考察作家创作心理入手,纵览现代作家徐訏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境况,探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