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生态环境是一个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也是一个高度人工化、智能化的开放系统。不断加速的城市化引起诸多环境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对于正处快速城市化阶段的银川市来讲,系统研究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促进区域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文章基于对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基础理论、研究现状及方法的研究,结合研究区实际,根据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建立了包括生态、经济、社会环境子系统三大一级指标体系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SPSS13.0统计软件对银川市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分类及综合评价,并对2009年银川市三区两县一市的生态环境状况和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度进行了分析研究。文章主要结论如下:
(1)整体方面,银川市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得分由2000年的-5.252增长为2009年的5.212,呈现阶段式递增状态,表现为3个阶段。其中,第1阶段是2000—2004年,为不可持续发展阶段;第2阶段是2005—2006年,为基本可持续发展阶段;第3阶段是2007—2009年,为可持续发展阶段。
(2)分区方面,2009年银川市区、贺兰县、灵武市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得分分别为5.783、1.315、1.227,皆表现为可持续发展状态。永宁县得分为0.303,表现为基本可持续发展状态。
(3)评价子系统方面,2000—2009年,生态环境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由2000年的-3.273上升为2009年的2.189,反映出生态建设成效突出,但污染控制、环境治理状况处于波动之中;经济环境子系统由2000年的-2.332上升为2009年的2.619,反映出银川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产业结构仍有待进一步调整;社会环境子系统由2000年的-3.574上升为2009年的4.26,反映出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及基础设施有显著的提高,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
(4)协调发展方面,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协调度由2000年的-1.707上升为2009年的1.661,总体趋于协调,并且协调性的增加与综合可持续发展水平基本保持一致。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巩固生态建设成就;加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倡导清洁能源的使用;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共享低碳生活模式;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开展宣传教育及创建活动,提高市民环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