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森林环境资源效益评价初探

来源 :西南林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en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森林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传统的森林资源环境效益评价体系为基础,以科学的定量分析和定性描述为手段,突出以往单一描述森林直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或社会效益的评估方式,根据云南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和森林资源及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特点,着重突出云南森林的环境资源效益,选取森林碳汇、生物多样性和社会效益作为评价内容,具体对森林的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保土、保肥、环境美化、疗养保健、增加就业人数、社会文明进步等效益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论述,取得如下结果: 参照云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四次复查资料,采用造林成本法对云南森林固碳价值进行估算,得到云南森林固定纯碳量为52697万t,固定COz的价值为1759亿元,单位面积固碳价值为12966元/hm2。不同林种林分的单位面积固碳价值比较,最高是天然特用林,为27627元/hm2,最低是人工防护林,为4624元/hm2。 采用机会成本法计算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采用影子价格法计算森林生物多样性环境价值,得到森林生物多样性及其环境效益的价值为3219亿元。 森林社会效益的评价,采用替代市场法,分别估算了以人为主体的森林的环境美化、疗养保健、增加就业人数、社会文明进步效益,结果为46亿元。 上述森林三方面的效益,与森林直接经济效益的价值比为2.6:4.7:0.07:l,由此可得森林环境资源效益与森林直接经济效益的比例为7.4:1,也就是说,森林环境资源价值是其直接经济价值的7.4倍。 由于不同背景的人所依据的理论不同,评价方法各异,评价结果也相差甚大,而且森林环境资源效益的大小还受社会经济条件和人们认识水平的影响,因此本文在讨论中,对评价结果的合理性、评价方法的可行性等进行了探讨。 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第一,提出推行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和我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建议标准。第二,提出云南可借助广阔的宜林地资源,在水热条件较好的热区优先实施CDM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林项目,充分发挥森林的碳汇功能,依托国际碳汇交易筹集造林资金,带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第三,以结构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天林分为模式,采用合理的森林经营方式,提高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达到森林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其他文献
南方红豆杉和三尖杉是重要的木本药用植物。本文分别利用10个省区27个产地的南方红豆杉种子和11省区25个三尖杉种源的种子分别在浙江淳安、安吉和福建明溪开展种源苗期测定,以
森林的垂直结构用于描述森林从顶部到底部的结构变化,影响林木生长和植被群落的演替过程,它其实是植被对阳光、水分等自然条件选择的结果。森林垂直结构估测对于开展森林演替过
野生动物资源和其他生物资源一样,有很大的价值,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是可以的。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有四个特点:种类丰富、特有种多、濒危珍稀种多
本文对山东部分地区蔷薇品种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和命名,科学地观测记述了蔷薇各品种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整理出了有关蔷薇品种的基础形态学资料。主要采用形态学研究、叶
泡桐是一种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也是农林间作的良好树种,大力种植泡桐不仅对缓解我国的木材短缺的问题,而且对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丛枝病的发生,对泡桐的生长造
为提高辽宁省干旱、半干旱地区公路绿化的栽植成活率,本研究结合干旱地区多年来公路绿化技术的实践和经验,通过地膜的覆盖、保水剂的施放、生根粉的使用、保水剂+地膜覆盖、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