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改革理念为指导,针对中学班级管理的现状进行探索,提出班级民主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在教育管理的层面上,落实素质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任务。中学班级民主管理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培养中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实现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中学班级民主管理及其特征;中学班级民主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中学班级民主管理的内在阻碍因素;中学班级民主管理实施的基本路径。四个方面的内容遵循从一般到特殊,问题到对策的逻辑思维方式。本文的落脚点在第四部分,前三部分基础理论的阐述,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论证,以及内在阻碍因素的分析都是为提出班级民主管理实施的基本路径服务的。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学班级民主管理的基础理论,包括中学班级民主管理的相关概念——班级、班级管理和班级民主管理等;中学班级民主管理的基本要素:中学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中学生、班委会、班规;中学班级民主管理的主要特征:尊重、自由、“法治”、协商,重点突出中学班级民主管理的核心是尊重。再从中学班级民主管理的时代要求、现实需要以及中学班级民主管理何以能够实施等多角度全面论证实施中学班级民主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据此得出结论:实施班级民主管理是中学班级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既然中学班级民主管理必要且可行,就需要我们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去探索如何进行班级民主管理,针对班级民主管理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主要包括中学教师对班级民主管理理解上的偏差,中学班级民主管理缺乏良好班风的支持,中学生民主管理班级意识的缺乏等,分析班级民主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使我们提出的中学班级民主管理路径更有针对性,也能避免实践中出现的误区。针对中学班级民主管理中存在的内在阻碍因素,以及对班级民主管理实施的系统思考,提出中学班级民主管理实施的基本路径,包括创造班级民主管理的前提条件,帮助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在民主生活中学习民主”,通过民主实践来学习民主精神,养成民主习惯,综合和协调各种力量进行班级民主管理等四个方面的思考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