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土地是承载城市中各类行为和活动的空间基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土地市场化的推进,城市土地的稀缺性和商品属性日益突显。而城市土地价格作为土地市场供求关系最直接的反映,也日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随着相关制度和土地市场化体系的不断完善,如何合理规划城市土地用途,掌握城市土地价格的变化特征和趋势,进而全面掌控土地市场的发展方向,已成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目前,运用计量学、统计学的原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城市地价进行定量化研究和空间可视化表达的方法体系已日渐成熟。利用这一方法,对城市地价进行分析研究,对科学把握土地市场变化规律,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调控房地产市场等,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2008至2014年间,石家庄市主城区土地一级市场的商业、住宅用地交易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经统一地价内涵处理后,利用样点位置信息建立空间数据库。借助ArcGIS、GS+、Surfer等软件平台,基于地统计学原理,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普通Kriging插值方法,分别建立石家庄市城区商业和住宅数字地价模型,并依据模型进行地价数量特征、剖面特征、梯度与指向、等值线分布形态等一系列空间分析,从而获得研究区域地价空间分布规律,进而对形成这一规律的典型因素进行简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对石家庄城区地价的实证分析证明,地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及Kriging插值技术,在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的研究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科学性。(2)石家庄市城区商业地价分布,整体上呈现出围绕一个传统的一级商业中心和一个新兴的次级商业中心向边缘衰减的圈层结构。(3)石家庄市城区住宅地价分布呈现出多峰值、多方向山脊状圈层衰减的结构,且聚集效应不及商业地价明显,衰减趋势较平缓。(4)石家庄市城区地价空间分布现状的形成,受城中村改造、工业外迁等典型政策规划导向的影响极为明显,且这种影响在城市未来的地价时空演变过程中或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