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技术精准定量大鼠脑胶质瘤细胞外pH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iiii119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其肿瘤细胞外(pHe)酸化环境在肿瘤的侵袭、耐药及术后复发中起着重要作用。虽然近十年来有许多先进的成像技术来测量肿瘤细胞外pH值,如31P磁共振波谱技术、13C超极化技术、荧光探针技术、核医学技术,但是这些技术的空间分辨率一直都不高,而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CEST)成像技术可以克服这个缺点。近年来利用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技术已经可以检测在体组织细胞外pH,其大多数采用的是基于射频功率比率法(RFpower-basedratiometricCEST,rCEST)进行CEST-pH成像,一般采用1.5μT及6.0μT两种射频功率来获得一种比值pH。在此,我们采用X射线造影剂碘比醇为外源性对比剂,通过采用1.5μT、3.0μT、6.0μT三种射频功率来获取pH1.5/6.0μT及pH3.0/6.0μT两种比值pH,扩展比率法在活体中的应用范围,进而评估CEST-pH技术是否能无创、高空间分辨率的定量大鼠胶质瘤的细胞外酸碱度。
  方法:本研究采用化学交换饱和转移pH成像技术,用安捷伦7T动物磁共振扫描仪分别对碘比醇溶液试管模型和大鼠脑胶质瘤模型进行pH成像,射频功率均采用1.5μT、3.0μT、6.0μT,分别选用射频功率比值为1.5/6.0μT、3.0/6.0μT所获取的比值pH图进行比较。利用Matlab软件对得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后处理。大鼠脑胶质瘤的细胞外酸碱度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由体外试管结果得出,在pH5.7-7.3范围内,碘比醇CEST效应比率值的对数与pH具有良好线性关系且与浓度没有关系。在活体中,我们成功检测到胶质瘤细胞外的酸碱度,且pH1.5/6.0μT及pH3.0/6.0μT两种比值pH检测到的胶质瘤pHe均呈酸性,结果显示肿瘤区域的pHe与解剖范围基本一致,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其中pH3.0/6.0μT=6.92±0.13,结果较为精准,与以往文献研究结果一致,而pH1.5/6.0μT=6.29±0.17,结果较文献报道偏低,两种比值pH有显著性差异(p<0.001)。
  结论:碘比醇CES技术可以检测胶质瘤细胞外酸碱度,且通过扩大基于射频功率比率法在活体的应用范围,预饱和能量为3.0μT及6.0μT的比值pH可以实现精准、定量及高空间分辨率的pHe图像,有望向临床转化。
其他文献
期刊
研究目的: 评价围绝经期女性血管舒缩症状对其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为临床预防骨密度减少和骨折发生给予指导,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  研究方法: 收集2018年01月至2018年07月就诊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并行骨密度检查,年龄在45-55岁的围绝经期女性患者,根据其国内改良Kupperman评分分为三组。其中无症状组62例,轻度症状组109例,中重度症状组47例。三组研究对象均完
研究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2018年01月—2018年12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或门诊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病在1月到12月之间的病人120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头颅MRI 或CT 及临床诊断符合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间在1个月到12个月之间,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17 项评分>17分:汉密尔
期刊
期刊
学位
学位
报纸
期刊
目的: 探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腹腔镜上腹部手术的糖尿病患者60例,年龄65~80岁,体重45~70kg,ASAⅡ~Ⅲ级,随机分为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组(DH组)和常规通气组(DR组),另外选取60例非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组(NH组)和常规通气组(NR组)。患者全麻诱导后行机械通气,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来调控呼吸参数,使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