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导向车道组织(本文主要指导向车道线和导向箭头)主要根据道路相关规范进行渠化,渠化方式固定且相对单一,很难满足不同道路状况下的交通需求。一般情况下车辆进入交叉口时,想要变道到达目的地,但会因导向车道组织中导向车道线和导向箭头设置的不合理,很难完成变道的行为,驾驶员可能选择减速等待时机变道,则会造成道路的堵塞和排队现象,对道路上交通流影响较大,本文基于元胞自动机原理,建立了数值模型(道路参数:车道类型为左转、直行、右转三种,信号灯配时为左转和直行同时放行,右转不受红绿灯控制的两相位信号灯配时),分析了导向车道组织对信号交叉口交通流产生的影响。文章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通过收集资料,阅读大量文献,发现国内外学者针对导向车道线组织的研究较少,研究其对交通流产生的影响就更少。因此,本文利用元胞自动机模型,通过模拟以下两种道路交通状况(当路上车辆由于安全变道距离因素不能完成变道时,驾驶员停留在导向车道线前和驾驶员继续行驶这两种实际道路状况),分析导向车道组织对信号交叉口交通流的影响。然后对比分析了在不同道路情况下,导向车道线和导向箭头区域长度(离红绿灯最远端第一个导向箭头至导向道线起始端之间的长度)对信号交叉口交通流产生的影响。通过统计分析平均密度、平均速度、停车数以及导向车道内不能完成变道的车辆数等参数,得出导向车道线和导向箭头区域合适的区间长度,用来缓解交通压力,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论文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驾驶员停留在导向车道前等待变道的驾驶行为严重阻碍了道路车辆的安全行驶,对交通流影响较大。在不同的交通量、绿信比、以及转向比的道路情况下,不同的导向车道线长度和导向箭头区域长度对交通流影响差异很大,通过设定一定的导向车道长度和导向箭头区域长度可以使道路上车辆运行畅通,交通流分布均衡。通过对停车数和导向车道线内不能完成变道的车辆数参数进行曲线拟合,分析得出了在不同交通量、绿信比、转向比条件下导向车道线长度和导向箭头区域长度与上述参数的线性关系,分析上述参数之间的关系,可以调整停车数和导向车道线内不能完成变道的车辆数来减少道路交通的压力,为道路管理部门进行导向车道线组织渠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