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油画语言的研究领域中,笔触一直是艺术家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的课题。近年来,油画界出现了不少以各种方式来探索个人化笔触的现象。本文从“气韵生动”谈起,借董其昌“集其大成,自出机杼”的艺术实践,说明了笔触在绘画中的特殊价值,并通过艺术家创造个人符号与继承遗产的关系,论证了艺术家的审美直觉在油画笔触的探索中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引用了克罗齐的艺术审美直觉理论,讨论了如何运用审美直觉来指导绘画笔触的实践,提出了在油画中对笔触的研究要充分重视艺术家的审美直觉和个人情感体验,从自身出发寻找艺术家自己的特质。 对于一个画家来说,笔触是他生命的痕迹,在他的艺术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其艺术创作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究其根本,笔触是不可模仿、不可学的。从古至今,艺术之所以感人,就是因为我们在其中能发现人性的光辉,而它的载体就是带有个人生命痕迹的笔触。油画艺术发展到了当代,关于用笔或者说笔触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甚至许多人认为,笔触对于油画来说已经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还有一些人,为了尽快找到一种个人的标志,生硬照搬别人的一套用笔方法、没有多少个人感受、不讲究基本的形式语言就草草上阵,笔者认为现在讨论这个问题能使我们在当下这个市场、观念和模仿占据一定地位的艺术界提出一个思考的空间,即艺术家应如何看待自己的审美直觉?以什么观念来指导艺术创作? 本文内容涉及西方绘画历史中笔触的历史沿革,及在东方绘画理论的角度下笔触的现实意义。基于这种特点,本文主要采用了举例、实证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工作。其次,比较的方法也是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在中国当代绘画与中国传统审美的参照中,在中国绘画与欧洲绘画的对比中,我们才能找到自己合适的坐标,也才能够全面的、客观的看待油画笔触这个问题。另外,对于平面造型艺术进行研究,图像法一直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它有着其它诸多方法无法替代的优势,这也是平面造型艺术本身所固有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图像法也是本文所采用的辅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