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离体兔心肌缺血和利多卡因所致心室内外膜电活动分裂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系统,建立离体兔心室内外膜电活动分裂的模型;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TSN)对心室内外膜电活动分裂的影响,为扩大该制剂在临床的应用提供实验性理论依据。方法:1.体农心电图和心室内膜表面电图及心室外膜表面电图同步记录应用Langendorff法灌流离体兔心,用三支银丝电极呈“等边三角形”状浸入心脏保温室37.5±0.5℃的溶液中以引导体表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一支电极直接触及左心室表面记录心外膜农面电图(surface electrocardiogram of epicardium, SECG1);另一支电极经肺静脉入左心室内膜记录心内膜表面电图(surface electrocardiogram of endocardium, SECG2),三者公共接地,各引导电极连接多道生理记录仪,稳定灌流20min时同步记录三种电活动作为对照。2.心室内外膜电活动分裂模型的制备在1000m1灌流液中加入垂体后叶素20u,在ECG的ST段抬高时加入肾上腺素2mg,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时再加入利多卡因60mg诱发心室内外膜电活动分裂。3.观察TSN对心室内外膜电活动分裂的影响新西兰大耳白兔50只,随机均分至5组:①空白对照组:连续灌流修正洛氏液40min;②TSN阴性对照组:在灌流液中加入TSN15mg灌流40min;③模型组:用上述2进行处理,在加入利多卡因后观察40min;④TSN预防组:在灌流液中加入TSN15mg30min时,再进行上述2的处理,加入利多卡因后观察40min;⑤TSN治疗组:在用上述2处理20min时加入TSN15mg,随后观察40min。各组均同步观察三种电活动的变化。4.统计学方法各组间指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SPSS13.0软件处理。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ANOVA),多组间多重比较采用最小显著法(LSD)。组间各指标比较,P<0.05示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果:1.单位时间灌流量的变化空白对照组(14.45±1.44m1/min)同TSN阴性对照组(13.62±1.29ml/min)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以下同);模型组(8.22±0.86m1/mi n)同空白对照组和TSN阴性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以下同);TSN预防组(9.65±1.31ml/min)同空白对照组和TSN阴性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TSN治疗组(7.85±0.64ml/min)同空白对照组和TSN阴性对照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模型组同TSN预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模型组同TSN治疗组间差异无显著性;TSN预防组和TSN治疗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2.心率的变化空白对照组(122±10次/min)与TSN阴性对照组(116±9次/min)差异无显著性;模型组(66±10次/min)同空白对照组和TSN阴性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TSN预防组(82±5次/min)同空白对照组和TSN阴性对照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TSN治疗组(69±13次/min)同空白对照组和TSN阴性对照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模型组和TSN预防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模型组与TSN治疗组间差异无显著性;TSN预防组和TSN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3.心室内外膜兴奋的传导时间变化①各组心室内外膜兴奋传导时间比较:空白对照组(15.16±2.93ms)与TSN阴性对照组(15.48±2.73ms)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模型组(73.74±38.48ms)和其余各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TSN预防组(18.11±3.92ms)和TSN治疗组(33.88±11.29ms)同空白对照组和TSN阴性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TSN预防组和TSN治疗组间差异无显著性。②心室内外膜兴奋传导时间的动态变化:从每组最后一个处理因素开始到40min时的5个时间段内,各组的兴奋传导时间动态变化不同。空白对照组和TSN阴性对照组从稳定后开始至40min时无显著变化;模型组逐渐延长,立即、10min和20min的变化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30min后由于发生电活动分裂或心室停搏,传导时间不能测出;TSN预防组立即和10min的变化间差异无显著性,20min同立即、10min和30min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20min与40min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30min同立即、10min、20min和40min的变化差异均有显著性;TSN治疗组立即和10min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20min与立即、10min、30min和40min的变化差异均有显著性,30min与立即、10min、20min和40mi n的变化差异均有显著性,40min与立即、10min、20min和30min的变化差异均有显著性。③心室内外膜电活动分裂前兴奋传导时间的变化:模型组和TSN治疗组有发生和未发生电活动分裂两种状态,用利多卡因处理后15分钟内,每间隔3分钟测一次兴奋传导时间,可看到发生电活动分裂的心脏传导时间从24.10±10.14ms逐渐延长至145.40±67.97ms,12min和15min同3min、6min和min的变化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未发生电活动分裂的传导时间仍逐渐延长,从22.40±8.59ms增加至40.30±20.39ms,15min与前面四段时间的变化差异均有显著性,其余时间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4.室性心律火常的变化空白对照组和TSN阴性对照组无心律失常发生。模型组、TSN预防组和TSN治疗组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包括偶发室性早搏、频发室性早搏、多源室性早搏、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和心室内外膜电活动分裂。模型组和TSN治疗组出现上述所有类型的心律失常;TSN预防组仅发生1例电活动分裂,未出现室扑和室颤。模型组、TSN预防组和TSN治疗组的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分别为1835.4±469.51s、448.4±109.18s和795.8±185.14s,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5.心室内外膜电活动分裂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及转归电活动分裂表现为心室内外膜兴奋的频率、节律各不相同,相互之间没有关系。空白对照组、TSN阴性对照组无电活动分裂发生。模型组和TSN治疗组的电活动分裂发生率均为50%,TSN预防组电活动分裂发生率为10%。在电活动分裂期间,ECG与SECG1的节律和频率一致,心内膜以其自身的节律和频率进行活动。模型组和TSN治疗组电活动分裂的持续时间分别为1189±460.77s和368.8±266.88s,差异具有显著性。模型组5例发生电活动分裂,4例发生停搏,1例转为多源室性早搏;TSN预防组的1例电活动分裂发展为室性心律;TSN治疗组5例发生电活动分裂,未发生停搏,转为室性心律和多源性室性早搏。结论:1.在全心缺血和肾上腺素作用的背景下,利多卡因可诱发包括心室内外膜电活动分裂的多种类型的室性心律失常。2.心室内外膜电活动分裂时,体表心电图与心外膜表面电图的节律和频率一致,心内膜以其自身的节律频率活动。3.心室内外膜电活动分裂易发展为室性停搏。4.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可通过改善心肌缺血和加快心室内外膜心肌兴奋的传导,使心脏电稳定性增强,进而抑制和减少心室内外膜电活动分裂和其它类型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发展。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资方式和规避市场风险的工具,融资融券交易在海外证券市场已经被追捧多年,它对缓冲证券市场价格波动、提高证券流动性、扩大证券市场收益、发现市场合理价格起
近年来随着各项技术的革新,传统的行业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其中农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面对这一现状要想让我们的传统农业有所突破,需要为传统农业找到新的发展点,借助于手机
纠纷概述2015年某天,据媒体爆料,热播大剧《少年四大名捕》中的“小鲜肉”主演杨洋、张翰、茅子俊、陈伟霆等4人的剧中形象被北京某食品公司偷印在了外卖单上,冷血麻辣香锅、
疾病在文学中通常都不是一种简单的现象。由于人们对疾病的隐喻性思维根深蒂固,疾病的意义经常都超出其医学范畴。本论文的焦点是关注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爱无可忍》中疾病
目的:观察美常安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本研究收集我科2年住院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39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美沙拉嗪与美常安+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两组在达到
目的: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 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是指由于全身炎症反应引起的弥漫性大脑功能障碍。且需排除直接颅内感染、脑出血、脑栓塞、肝性脑病、肺性脑病
本文以福泽谕吉的论著为基本资料,结合当时日本的国内外形势,详细地考察其朝鲜观与中国观,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异同并阐释其产生的原因。绪论由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
本研究从国内的5个厂家采集了4个品种的5个等级的育肥牛肉(n=25)进行研究。肉牛屠宰后,胴体在4℃成熟72hr,按照日本肉牛胴体分级标准对胴体等级进行评定后,取12~13根肋骨至荐椎的
“卫星遥感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通过网络技术进行组网成像,采用多角度/位相形成立体的高分辨率的多基线遥感影像,并通过新型的图像压缩技术和新型的宽带传输技术,建立完
通过对既往催眠相关研究的回顾,发现国外许多学者对于催眠内在机制的研究结果各有不同,而国内对此领域的研究则少之又少。更多的学者将焦点集中在催眠的应用研究上,对于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