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秸秆-氯氧镁水泥复合材料(后简称秸秆复合材)是以秸秆为填充材料,以氯氧镁水泥作为胶结材料,掺加适当比例的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经加压锁模工艺制成的新型建筑材料,具有一定强度、较好的保温性能及体积稳定性、良好延性和优良机械加工性能,可作为承重墙材料、填充墙材料和装饰材料,应用于农村房屋建设及保温改造。该材料既可解决我国秸秆、氯氧镁水泥资源浪费问题,又可满足新农村建设对新材料的需求。现阶段已对秸秆复合材制备工艺、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独立指标控制的最优配合比、掺加改性剂条件下的软化系数进行了研究,并作为保温板对农村房屋进行了保温改造及轻钢骨架墙体的拟静力试验研究。材料在实际应用中不仅需要考虑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更需兼顾其他测试指标,得到多种指标影响下的最优配合比意义重大。此外该材料配合比缺少必要的理论指导,配制过程存在盲目性。材料研制的目的在于应用,砌体结构在乡村中应用广泛,结合乡村秸秆资源丰富的特点,可利用该材料制作砌块,建设砌体结构房屋。但在实际推广应用中,缺少该材料墙体轴心受压性能参数及材料进行有限元分析时的受压应力-应变关系。针对以上材料的现状和现实中的需要,进行了以下研究:1)提高材料密度至1200kg/m3,以提高材料强度;设计一种由粉煤灰、磷铁粉、硫酸亚铁按一定比例配制的掺合料,以改善材料部分配方出现泛霜的现象。设计正交试验,测定材料抗压和抗折强度、导热系数、含水率、吸水率、泛霜程度。通过正交试验极差分析得到在单独考虑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导热系数、吸水率和泛霜程度下的最优配合比,并采用矩阵分析法,确定在综合多指标的条件下最优配合比为A1B1C1D2E3(秸秆掺量为10%,Mmcs:Mmop为1:0.9,Mmoc:Ms为1:0,掺合料掺量为10%,外加剂掺量为2%),测定该配合比材料抗压强度均值为3.87MPa,抗折强度均值为4.6MPa,导热系数均值为0.096W·(k·m)-1,吸水率均值为17%,均无泛霜现象。2)材料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存在明显相关性,其折压比均值为0.93;对配合比进行量化表征,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抗压强度、导热系数和吸水率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为根据不同配合比确定材料性能提供了必要的参考。3)设计规格为39032403190mm3的小型砌块,根据最优配方砌块抗压强度选定砌筑砂浆,进行砌体墙轴心受压试验研究,获得墙体在轴心受压条件下的破坏形态、承载力等性能指标。根据墙体最终破坏时出现竖向贯通裂缝,建议在横向水平灰缝中加入玻璃纤维增强网格布,经试验该方法有效避免了无筋砌体墙受压破坏过程中出现的竖向贯通裂缝而破坏的情况。4)建立材料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模型,为进行有限元模拟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