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电针刺激功能性便秘模型大鼠的天枢穴、大肠俞穴、曲池穴、上巨虚穴,分析总结出功能性便秘大鼠空肠、回肠、结肠5-HT、5-HT3R平均光密度值和SERTmRNA的变化,在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针刺调节肠动力障碍的穴位特异性。为制定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提供参考与依据。 方法:选用60只SD大鼠,随机分组后分为6组,其中10只作为空白组,剩余50只,每组10只,包括模型组,上巨虚组、曲池组、天枢组、大肠俞组。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5组分别采用冰水灌胃法复制功能性便秘模型。造模方法:给予0-4℃的冰水,3ml/只,进行灌胃,每天一次,连续灌胃14天。停止灌胃后各组继续进食、饮水,观察14天,即造模28天结束。模型组只造模,不做针刺处理。其余四组采用电针治疗,留针20分钟(1次/天)。电针治疗一个疗程(10次)结束后,截取相应结肠组织,检测5-HT、5-HT3R平均光密度值和SERTmRNA在结肠组织中的变化。 结果:1.电针干预四组均不能显著影响功能性便秘大鼠空肠、回肠5-HT及5-HT3R平均光密度值及5-羟色胺转运蛋白SERTmRNA的表达(P>0.05); 2.电针干预四组中,天枢和大肠俞均不能显著影响功能性便秘大鼠结肠上、下段5-HT及5-HT3R平均光密度值及5-羟色胺转运蛋白SERTmRNA的表达(P>0.05); 3.在结肠上段,曲池组不能显著影响5-HT及5-HT3R平均光密度值及5-羟色胺转运蛋白SERTmRNA的表达(P>0.05),但从其数值变化而言,能够提升其平均光密度值,降低5-羟色胺转运蛋白SERTmRNA的表达说明电针曲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结肠上段的运动和分泌;上巨虚组能够显著增加5-HT及5-HT3R平均光密度值(P<0.05),显著降低5-羟色胺转运蛋白SERTmRNA的表达(P>0.05),说明电针上巨虚能够明显促进结肠上段的运动和分泌; 4.在结肠下段,上巨虚组和曲池组均能够显著增加5-HT及5-HT3R平均光密度值(P<0.05),并且显著降低5-羟色胺转运蛋白SERTmRNA的表达(P<0.05),说明电针上巨虚穴和曲池穴能够显著结肠下段肠神经元突触间隙内的5-HT摄取,增强神经信号传导,致使结肠下段肠蠕动及分泌功能增强;但上巨虚对其5-HT及5-HT3R平均光密度值及5-羟色胺转运蛋白SERTmRNA的影响较曲池更为显著。 结论:电针对治疗功能性便秘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且疗效确切;便秘大鼠排便功能的异常与5-HT及5-HT3R平均光密度和5-羟色胺转运蛋白SERTmRNA有关联;电针上巨虚穴上巨虚对功能性便秘大鼠模型5-HT及5-HT3R平均光密度值及5-羟色胺转运蛋白SERTmRNA的影响最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