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浙江省内地方品种鸡群进行了种质调查与评估,并利用SSR标记对地方品种鸡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化进行研究,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些品种资源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并研究了不同养殖模式对鹊山鸡与宫廷皇鸡肉质肌苷酸候选基因表达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中6个地方品种鸡的屠宰率在87.75%~91.00%,全净膛率在57.56%~70.30%,以萧山鸡的全净膛率最高为70.30%,鹊山鸡的全净膛率最低为57.56%,表明萧山鸡产肉性能最佳,而鹊山鸡产肉性能最差;蛋壳的强度以仙居鸡和鹊山鸡最高,蛋壳厚度品种间的差异不显著,而萧山鸡蛋壳厚度仅为0.28mm,哈氏单位以鹊山鸡最高为84.6,显著高于其他品种鸡,表明鹊山鸡与仙居鸡蛋品质较好;肉质各指标间均体现萧山鸡肉质鲜嫩多汁(系水力高、剪切力低),但就肉质的DHA含量而言,鹊山鸡肉质较其他3个品种鸡具有更高的营养保健价值。2.本研究利用26个STR标记以浙江省7个地方品种鸡群为研究对象进行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研究。结果表明:7个品种鸡群体的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7.280和3.620。香农信息指数为1.227~1.535,平均为1.42,观测杂合度为0.552~0.614,平均为0.571。期望杂合度为0.608~0.706,平均为0.660。总群体水平上的近交系数(Fis = 0.045)为正值,表明总群体内纯合子过剩。群体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结果表明,在4个群体中存在因杂合子缺失偏离HWE平衡,其中除了萧山鸡其他群体均呈现显著杂合子丢失(P(ht.def)<0.05);基于遗传距离Da的NJ聚类结果表明,7个群体分为两支,第1分支为鹊山鸡(QS)和和白耳黄鸡(BR),第2分支为其他五种群。其次第2分支又为仙居鸡与龙游麻鸡聚合后,再与萧山鸡,丝羽乌骨鸡,宫廷黄鸡聚合为另一组与Structure遗传结构分析结果一致;7个地方品种鸡群体间基因交流水平较高(Nm=1.491~8.653),群体分化程度较低(Fst=0.028~0.144),由此推出浙江品种鸡群体之间存在基因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群体间的遗传分化。3.本研究对不同养殖模式下鹊山鸡和宫廷皇鸡肉质肌苷酸候选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候选基因ADSL、AMPD1、GARS-AIRS-GART、GPAT部分呈正相关性,说明参与肌苷酸合成涉及的关键酶间存在协同作用,并最终影响着肌苷酸的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