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吗啡肽-1对人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来源 :蚌埠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ling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最为常见的以关节炎症表现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RA的临床表现较为广泛,持续性和进展性的外周关节滑膜炎症、血管翳形成以及由此导致的骨和软骨的损伤是RA发病的主要特点。RA的发病机制仍然没有阐明,目前认为RA是一种多因素联合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RA可以被看作是未知抗原诱导T细胞异常活化介导的自身免疫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功能最为强大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能够激活初始免疫反应。DC在免疫监视的淋巴组织中捕获、处理抗原,而后在移行至外周淋巴组织的过程中逐渐分化成熟。成熟的DC可将抗原肽提呈给T细胞,同时DC可表达协同刺激分子诱导调节性T细胞和B细胞免疫反应,分泌细胞因子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因此,DC在RA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内吗啡肽(endomorphin,EM)是新发现的μ-阿片受体的内源性配体,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如镇痛、心血管效应和免疫应答等。文献报道EM-1可抑制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滑液IL-6、IL-8的分泌,提示EM-1有抗炎作用。那么EM-1是否能通过影响DC的分化成熟和免疫功能,而参与RA的形成和发展,目前尚未见报道,值得我们进行探讨。目的:1.观察EM-1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成熟和功能的影响;2.从TLR2和TLR4探讨EM-1对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机制;3.揭示EM-1对DC免疫调节的机理,为EM-1治疗RA提供理论和实验证据。方法:从正常人外周血中提取、分离出单个核细胞,用rhGM-CSF、rhIL-4诱导成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用LPS刺激诱导imDC的成熟,在培养第六天的imDC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EM-1组、LPS组、LPS+EM-1组(LPS的用量均为100ng/ml,EM-1的用量均为10-6mmol/L),继续培养48h后收集细胞。1.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DC的CD11c表达,分析DC的纯度,确定外周血DC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2.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DC表面Mu阿片受体、CD83、CD80、CD86、HLA-DR和CCR-7表达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DC分泌细胞因子IL-10、IL-12的变化;3. T淋巴细胞增殖实验:CFSE法检测各组T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DC和T淋巴细胞共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12、IFN-γ的变化;4.流式细胞术检测内吗啡肽-1诱导后树突状细胞表面TLR2、TLR4的表达, RT-PCR检测TLR2mRNA、TLR4mRNA的表达。结果:1.与空白组相比,EM-1组DC表面分子CD80、CD86和CCR-7表达有所增加, HLA-DR则显著增加;与LPS组相比,EM-1+LPS组DC表面分子HLA-DR表达有所增加,Mu阿片受体表达上调;CD83、CD80、CD86和趋化因子受体CCR-7则显著增加;ELISA检测结果显示EM-1作用于DC后,细胞因子IL-10和IL-12的分泌均减少;2. T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EM-1抑制DC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能力,同时EM-1干预后T淋巴细胞增殖实验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2、IFN-γ的分泌下降;3.流式细胞术和RT-PCR结果显示EM-1干预后DC表面TLR2、TLR4表达均下调。结论:1. EM-1使LPS刺激下DC表型HLA-DR、CD83、CD80、CCR7和CD86表达上调,EM-1抑制DC释放炎性因子IL-12和IL-10,EM-1可能参与DC介导的炎症反应;2. EM-1抑制DC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能力,减少DC和T淋巴细胞共培养上清液中IL-12和IFN-γ的分泌。提示EM-1抗炎作用与EM-1影响DC的免疫功能有关;3. EM-1对DC免疫功能的影响可能与DC表面TLR2、TLR4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制备抗人类神经元信号蛋白14-3-3zeta的多克隆抗体与单克隆抗体,为细胞信号传导及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诊断提供标志物。方法 用纯化的重组人脑14-3-3信号蛋白(rh14-3-3
背景斜视是国内外的常见病,对患者的外观形象、视觉功能及其学习、工作、心理均有较大的影响。神经源性斜视是非共同性斜视中较复杂的特殊性斜视,包括运动眼球外肌的动眼神经
该实验通过HS和内毒素(ET)双重打击制备动物ALI模型,观察肺组织中IKK-β的表达、NF-κB的活化情况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NF-κB下游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
目的与方法:为了模拟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时,发生的排斥反应对血管内皮细胞影响的情况,特选用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ECV304,该细胞系的特点为:表达HLA-Ia分子;易于在体外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