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深入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对教育领域也带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教师继续教育的认识也由“个体学习”转变为“共同体”学习。信息技术支持的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也是在当前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了。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之一,信息技术支持的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对于西北民族地区地广人稀,经济文化差异,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间距离等现实问题来说,信息技术支持的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不仅可以为民族地区的城乡教师提供足不出户学习的机会,还能帮助民族地区城乡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转变和教学理念的更新,实现隐性经验的传递,促进民族地区城乡教师共同进步和发展。那么当前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造成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制定何种策略以促进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的发展?基于这些问题,本研究运用文献分析、调查研究法,以新疆F市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为例,调査该教学共同体实际发展状况,总结归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认真分析相关原因。研究发现,当前信息技术支持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发展对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共同体时间安排不合理、考评机制和奖励机制的欠缺,共同体学习内容不符合需求,专业引领流于形式,软件工具平台不完善,教师没有树立共同愿景,缺少内在信念的支持,教师自身专业能力和素养不高,专业发展意识淡薄,工学矛盾突出等。针对问题,进行问题归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八条解决策略:第一,树立共同愿景,提高教师参与向心力;第二,完善共同体组织与管理制度,保障共同体高效运行。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运营商、高校协同组织与管理机制;第三,明确共同体发展思路,内化教师参与行为;第四,开展领导力培训,发挥专家引领的示范效应;第五,拓宽内容,设计民族地区教师需求的学习主题;第六,统筹规划时间布局,合理安排教学共同体学习时间;第七,落实考核评估科学化,构建多重动力机制措施;第八,完善交流平台和终端,实施精准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