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护士分层管理是护士岗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全国部分医院根据各自的现状积极尝试临床护士分层次使用与管理模式,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目前尚未制订统一的护士分层次组织结构框架和护士各层次定义,也没有一种公认的可以提供护士分层次设置的依据,本课题尝试在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四个骨科病区为试点,并以实际工作能力(专业能力)作为护士分层的关键指标辅助职称、临床护理工作年限和学历等因素对骨科护士进行分层,并通过实践评价实施效果。 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及专家咨询法建立骨科病区护士分层框架,提出各层级护士的能力标准和岗位职责,并对某三级甲等医院的4个骨科病区64名护士进行分层管理应用试点,以条目的80%同意率为确定该条目的标准,从护士对工作满意度、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骨科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工作质量、患者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五个角度进行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频数、百分比对进行描述性统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x2检验比较分层管理实施前后的差异,P值取值范围<0.05。 结果: (1)构建骨科病区护士分层管理框架:护士分为五级:N0、N1、N2、N3、N4。能力标准根据Benner模式的7个维度构成,主要包括:帮助病人,诊断和监测护理问题,教育/教导病人及下级护士,管理和监控治疗干预及护理效果,质量监控,组织协调,应急。不同层级护士在每个维度都有不同能力水平的描述及相应的岗位职责。 (2)护士分层管理在骨科病区实施后:①护士工作总体满意度显著提高(83.15±10.014 VS92.35±9.939,P<0.05);住院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分别为(75.36±10.412VS82.41±9.984;29.52±3.746 VS34.92±3.429; P<0.05)。②基础护理合格率、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显著增加,(92.5%VS98.3%;91.7%vs97.5%,P<0.05);健康教育合格率达98.3%。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其中给药差错、跌倒/坠床、管道滑脱、压疮发生、药液外渗等明显减少;④患者对疼痛控制满意度明显提高,尤其是对疼痛缓解及护理的满意度(P<0.05)。 结论: 骨科病区护士分层管理模式能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骨科基础护理合格率、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合格率及降低各类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对骨科病人疼痛管理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