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菊内酯对肾细胞癌增殖及上皮--间质转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eshu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是一种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新近研究报道,在欧美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中,RCC在男性中发病率排第六,女性中为第十,RCC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又一高风险性的恶性肿瘤。初期RCC通常无明显症状,且RCC常以转移快,复发性高为特征,约25%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晚期RCC对于放疗、化疗等临床普遍的治疗手段表现出抵抗效应,因此,探讨其有关生物学特征及其发生机制,寻找有效的药物对于RCC治疗,降低患者死亡率尤为重要。  小白菊内酯(Parthenolide,PTL)为天然存在的倍半萜内酯,从草本植物小白菊胚芽中纯化而来,可用于治疗发热、痉挛、眩晕等,另外还具有止痛及抗炎等作用。近年来,PTL已被证明具有调节免疫,抗氧化、抗肿瘤,尤其是杀伤肿瘤干细胞的作用。目前,PTL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已在乳腺癌,肺癌和胰腺癌等肿瘤中得到证实。有证据表明,PTL的这些生物学特性归因于其对NF-kB信号通路的抑制,因此,PTL被认为是NF-kB信号通路的天然抑制剂。同时,另有研究表明NF-kB信号通路可与多种信号通路发生相互作用,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等,PI3K-Akt信号通路与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调控肿瘤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上皮-间质转化等多种生物学特征。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作为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的重要生理过程,也对促进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EMT过程中,原本呈现上皮样表型的细胞失去其细胞极性,表现出间充质样表型细胞的特点,细胞间黏附力减弱,能够在细胞基质自由移动,同时伴有上皮标志物E-钙粘蛋白(E-cadherin)和间质标志物N-钙粘蛋白(N-cadherin)以及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水平的显著变化。另外,EMT过程还涉及多种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的参与,其中之一是Snail,作为E-cadherin的阻遏物可触发EMT过程,通过与E-cadherin启动子区域的E-box盒结合,下调E-cadherin表达,诱导EMT发生。近年来研究证实PI3K-Akt信号通路在肿瘤细胞的EMT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分子Akt可调节Snail表达从而调节肿瘤细胞的EMT过程。同时也有报道称Snail是GSK-3β的下游靶标,GSK-3β可调节Snail的核定位影响肿瘤细胞的EMT过程。研究证实,发生EMT的乳腺癌细胞除获得抗凋亡和侵袭能力外,还产生了自我更新能力,表现出干细胞特点,这也为探究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识别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发生机制,开发针对性的治疗手段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步骤。据报道,PTL可通过抑制NF-kB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促进凋亡,此外,PTL还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宫颈癌细胞的凋亡和自噬,PI3K-Akt又可调节EMT的驱动因子Snail,且PI3K-Akt信号通路又可与NF-kB信号通路发生相互作用,因此,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是PTL的潜在作用通路并极大可能影响肿瘤的EMT过程。当前,PTL是否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EMT过程以及肿瘤细胞干性的相关研究少见,尤其在RCC中。因此,本研究以人RCC细胞系(786-O和ACHN)为对象,探讨PTL对人RCC细胞EMT过程的影响,同时,验证并探讨PTL对人RCC细胞增殖、RCC细胞干性等生物学特征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PTL影响人RCC细胞EMT过程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CCK-8法检测PTL对RCC细胞(786-O和ACHN)生存活力的影响,同时根据IC50值设置实验分组:对照组(PTL未处理组)、低浓度实验组(4μm/L PTL处理组)、高浓度实验组(8μm/L PTL处理组)。应用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PTL对两种RCC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在蛋白水平上通过Western Blot实验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变化。应用TUNEL法检测PTL对两种RCC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在蛋白水平上通过Western Blot实验观察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及Caspase3的表达变化。应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PTL对两种RCC细胞EMT过程的抑制作用,同样,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及EMT驱动因子Snail的表达变化,并在基因水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个别指标mRNA表达情况进一步验证。应用干细胞微成球实验检测PTL对两种RCC细胞干性的影响,也在蛋白水平通过Western Blot实验观察干性标志物ALDH1、CD133、Sox2及Oct4的表达变化,最终,我们探讨PTL对RCC上皮-间质转化的可能作用机制,通过Western Blot实验观察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分子PI3K、Akt、p-PI3K、p-Akt的表达变化。  结果:  PTL处理两种RCC细胞,一定时间后,CCK-8实验结果显示,PTL可抑制RCC细胞增殖,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加,抑制效率增加。集落形成实验直观上验证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集落形成数量减少,说明PTL可剂量依赖性抑制RCC细胞增殖。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划痕愈合比例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同时Transwell小室实验中,实验组细胞穿膜数量较对照组减少,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到转移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实验组较对照组表达水平降低,说明PTL可剂量依赖性抑制RCC细胞迁移与侵袭。TUNEL实验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荧光亮染细胞增多,即被标记的DNA断裂的细胞多,DAPI染色后,细胞核具有变形现象,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实验组较对照组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升高,Bcl2表达水平降低,说明PTL可促进RCC细胞凋亡。免疫荧光实验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EMT相关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可见荧光亮染点增加,N-cadherin、Vimentin及转录因子Snail表达水平表达降低,可见荧光亮染点减少,Western Blot实验中,发现实验组较对照组,EMT相关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及转录因子Snail表达水平表达降低。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E-cadherin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Snail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说明PTL可抑制RCC细胞EMT过程。干细胞微成球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干细胞成球能力弱,球体状态差,高浓度组抑制更明显,细胞膜呈破裂溶解趋势。Western Blot实验同时检测到干性相关标志物:ALDH1、Sox2、Oct4及RCC特异性干性标志物CD133实验组较对照组均低表达,说明PTL可抑制RCC细胞干性。此外,研究中Western Blot实验观察到PI3-Akt信号通路关键分子PI3K、p-PI3K、Akt、p-Akt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表达水平均降低。  结论:  1.PTL可抑制RCC细胞增殖。  2.PTL可抑制RCC细胞迁移、侵袭。  3.PTL可促进RCC细胞凋亡。  4.PTL可抑制RCC细胞EMT过程。  5.PTL可抑制RCC细胞干性。  6.PTL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RCC细胞的EMT过程。
其他文献
6月7日,中国人高考的日子,行走在路上见到的都是一张一张年轻充满着朝气的脸;6月7日,美国人NBA篮球西部决赛的日子,笑到最后的是一支同样年轻充满朝气的球队——雷霆队。雷霆
期刊
为了提高机场加油自动化水平,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采用ADAM 4000系列和ADAM 5000系列智能模块实时计量和控制各加油口的油量、气压罐的液位和压力等。检测与控制信号通过RS485总线
我端着一罐水跑到楼梯上,打算背那厚厚的一沓政治。已经是高中最后的自主复习阶段了,而对于政治,我真的没有一点把握。我希望自己一个人背,会更有效率。然而,听到窗外传来了
卓玛:rn老师经常对我们说:“只要你们度过这三年,只要你们付出了努力,将来就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我一直觉得这句话含义很深,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就像那些明星,成为成
卓玛:rn从高一到现在,我担任过班上几乎所有的重要职务。刚上高中的时候,我成绩很不错,可能因为处理班务占用了太多时间,成绩直线下降。可班上许多同学根本不愿意受约束,总是和我作
一、本届作文大赛总主题:播种习惯,收获命运二、总主题设计背景1.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系一所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职学院,隶属江西省煤炭集团公司。
2012年4月6~9日,第七届(2011~2012年)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恒源祥文学之星”全国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在广州中山大学东校区举行。来自全国19个省、市、特区的164名中学生汇聚一堂,
目的和意义丘脑是间脑中最大的一部分,呈对称分布于第三脑室两侧的大卵圆形灰质复合体,大小约为3cm(矢径)×1.5cm(横径)×1.5(纵径),由许多功能性质不同的神经核团组成,内部被Y型的内髓
目的:布鲁氏菌(Brucella)是一种可导致人及多种动物急性、慢性感染的革兰氏阴性、兼性胞内寄生菌。巨噬细胞是布鲁氏菌生存和繁殖的靶细胞,布鲁氏菌不但可寄生于巨噬细胞并可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