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环境教育与学生自我发展的契合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nlun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意识的高低是衡量公民素质和文明行为的重要标志,要培养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首先要使其对社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负责。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人发展,要求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全面的发展。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其中之一是“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环境教育已从掌握环境知识、获取探究环境技能、加深对环境重要性的理解这些外在实施转为将环境意识内化成学习者自身自我教育,并逐渐演化而外显成为具体的环保行为。 本研究试图利用态度形成规律和学生自我发展的基本原理,结合环境教育内容,通过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在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教育内容以及组织其他方式的环境教育,培养初中学生的环境意识。本研究的培养策略是:(1)讲授引导,创设情境,引发思索(2)自学答疑,积极体验,完善自我(3)分析讨论,外部强化,自我调节(4)总结创新,目标实现,自我整合。实施的教学程序为:讲授引导—自学答疑—分析讨论—总结创新。实验证明该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进行环境教育的同时提高了个体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树立关心环境的意识,也有助于将环境意识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促进个体的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特殊井、复杂井的不断增多,常规的回接装置难以满足现场需要,为解决现场疑难问题,开发了封隔式、短回接式、提出式等多种特殊回接装置。介绍了各种回接装置的结构原理及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方法是目前国际上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QSAR的研究对象包括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毒性、药物的各种代谢
自古代起,欧洲法治就领先于世界,时至今日依然居于世界法治文明的前列。之所以如此,法律与司法是两个最为关键的直接因素。在其他地区,国家出现后,此前业已产生的法律和司法
<正>【美国核管会网站2014年12月18日报道】美国核管会(NRC)2014年12月18日正式公布尤卡山(Yucca Mountain)地质处置库的第四卷安全评价报告。这份报告主要包括对拟建处置库
<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人才,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素质教育,这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但在我国目前的青少年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中,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存在一定程度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有效控制自己生活诸方面能力的知觉或信念。自我效能不是指能力本身,而是个体对自身能力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是自我系统中起核心作用的动力因素,对青少年的
认识的精确化是社会实践和人类心智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精确方法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模糊理论的“互克性原理”揭示了片面追求精确化将导致认识结果有意义性的降低,精确方法不
<正>虽然我国的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是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经济的发展仍然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这也影响到了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要想发展好职
中国刑法学界对竞技体育领域犯罪的研究本来一直限于对比赛中出现的伤害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分析,直到出现了足球联赛这一高度商业化和广泛社会化的竞技体育分枝,直到出现了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