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快速增长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各国也愈加重视外汇储备的管理和经营,而对我国来说,更是如此。2006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自此一路狂飚,2010年末达到28473亿美元,2011年3月冲破3万亿美元,2013年底达38200亿美元。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急剧扩大,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资信,使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较大的对外支付需求得以满足,但也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我国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较高,没有实现这种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而持有的超量外汇储备,也可能因为国际外汇市场频繁的汇率波动导致外汇储备资产的贬值。因此,在兼顾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这三项原则的前提下,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行管理研究,提高我国外汇储备的安全性,同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较高的收益性,以此实行外汇储备的多元化经营,降低风险,实现增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我国外汇储备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我国外汇储备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学习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资料、国外先进外汇储备管理经验,指出了目前我国在外汇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我国外汇储备结构优化路径,提出了币种结构、债券股权、特别提款权和黄金投资优化等途径。二是我国外汇储备资产配置的策略,总结探讨了投资渠道多元化、投资产品多元化、投资区域多元化等策略,并结合笔者实际工作,从商业银行和个人角度出发,在外汇管理、对外投资方面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为我国的外汇储备多元化战略提供参考。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对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的结构调整、提高运营效率和多元化战略能有有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