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的频率兼容性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ms20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商业航天的快速发展以及卫星发射成本的降低,大规模低轨(Low Earth Orbit,LEO)卫星星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频率是通信卫星能够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为了保障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的顺利建设,亟需开展面向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系统的频率兼容性研究。本文以系统间频率兼容性评估为出发点,基于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系统、静止卫星轨道(Geostationary Satellite Orbit,GSO)卫星通信系统及5G毫米波通信系统的系统特性,对干扰影响因素的高效分析、有害干扰的有效减缓以及动态干扰的多维度刻画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与GSO卫星通信系统之间干扰影响因素问题。针对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卫星数量众多,系统之间干扰分析复杂度高这一问题,本文采用基于空间位置概率的双精度干扰计算方法分析了 LEO地球站的部署模型和GSO地球站的地理位置对系统间干扰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GSO地球站的地理位置这一因素对干扰影响较大,在赤道附近区域会产生有害干扰。2.研究了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与GSO卫星通信系统之间的干扰减缓问题。针对赤道附近的严重干扰,提出了一种基于Q-Learning动态分配卫星波束的干扰减缓算法。该算法对卫星波束分配方案进行探索与学习,基于学习经验数据迭代得到最终的卫星波束分配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在强有害干扰情况下,所提算法与基于功率控制的干扰减缓算法相比,在低轨卫星星座的性能损失最小化方面具有显著的性能提升。3.研究了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与5G毫米波系统之间干扰评估问题。不同于GSO卫星通信系统与5G毫米波系统之间的静态干扰,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与5G毫米波系统之间的干扰复杂且动态变化,因而传统的静态干扰评估方法及评估指标不再适用。针对该问题,首先提出了一种动态干扰分析框架,接着在分析传统干扰评估指标适用性基础上,提炼系统间干扰特性,从时空统计性和系统全局性出发定义并评估了有害干扰发生概率、系统可用性、单波束吞吐量等干扰评估指标。
其他文献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黄河流域水贫困现状,加强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规划和管理,以水贫困理论为基础,构建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水贫困指数模型对黄河流域9省2011—2017年水贫困程度进行测度,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9省的水贫困程度整体较为严重,且各省的水贫困差距逐年拉大,WPI排名发生变化;②水贫困程度空间差异显著,有严重水贫困、中度水贫困、轻度水贫困3种类型;③从黄河流域整体分析,影响因素中产业结构存在负影响,环境规制、技术水平、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存在正影响,分
BIM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全生命周期的运用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基于BIM模型的工程数据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前水利水电工程信息模型存储标准采用基于IFC标准的信息模型扩展,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数据信息不够完善、标准未在设计软件中实现等问题.进一步开展基于模型信息的研究与应用工作,需首先解决模型信息的动态扩展,并在设计软件中集成以方便使用的问题.结合行业工程信息标准,探讨在IFC标准体系下进行信息扩展的方式,梳理了采用C#语言在Microstation基础上IFC标准扩展的具体实现方法.基于M
为准确预测邯郸市工业需水量,结合残差修正GM(1,1)模型与等维递补原理,建立等维递补残差修正GM(1,1)模型,对邯郸市各区域2025年工业需水量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依据河北省水利厅下发的2025年邯郸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指标计算工业节水修正值,并用以修正预测值.结果表明,等维递补残差修正GM(1,1)模型较GM(1,1)模型与残差修正GM(1,1)模型而言,相对误差分别减少了33.9%与12.5%,将节水修正值用以修正模型预测结果,相对误差进一步减少4.0%,更加适用于邯郸市工业需水量预测.结合模
水凝胶由于良好的拉伸延展性、易于加工等特性,成为一种广受关注的材料.本文通过在水凝胶内引入导电离子的方法获得应变传感器,并探究水凝胶应变传感器的机械性能以及变形响应性,以期在水凝胶用于传感器方面获得进展.本实验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为交联剂,以丙烯酰胺为聚合单体,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以饱和氯化钠溶液为溶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水凝胶应变传感器.通过调整丙烯酰胺的含量比,研究水凝胶的机械性能与导电性,以期为不同用途的水凝胶研究提供思路.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阴离子识别受体R,系统研究了受体R对10种阴离子的紫外、荧光及裸眼识别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受体R可以实现对F-紫外光谱与荧光光谱的“双通道”识别效应,通过计算可知,受体R与F-的络合常数为6.723×104 mol/L,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Job曲线分析表明受体R与F-以1:1的比例关系结合,形成新的配合物.最后利用紫外滴定、裸眼识别等技术手段推测了受体R识别F-的机理过程,扩充了阴离子化学传感器的种类和研究技术.
在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双重背景下,榆林市干旱频繁发生,对该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尽管黄土高原干旱的负面影响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但是对榆林市干旱网格化和精细化的时空评估还有待研究.鉴于此,以榆林市为研究区域,基于逐月0.25° ×0.25°空间分辨率的降水与土壤湿度SM资料,计算了3个月时间尺度下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SSMI,采用游程理论进行干旱特征变量识别,并分析了不同等级干旱特征的时间演变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榆林市干旱形势严峻,在春冬季
红树林海岸是低纬度地区的典型海岸类型之一,在中国南方沿海广泛分布.红树林对于防潮固滩、环境保护、生态安全等存在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红树林水动力学是河口海岸学研究中的一个进展相对较慢的领域.结合高分辨率格式和“窄缝法”建立二维水动力学数学模型,对小尺度红树林海湾的水动力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基于水量守恒原理建立简单理论模型对最大流速与潮位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红树林湾内的潮流不对称主要是入射潮波影响,湾内地形不足以导致潮流不对称性质的改变;红树林使湾内水流结构有利于潮滩保持和物质聚集;红树林的存在
水资源系统在长时间尺度下的综合水资源量不仅与天然来水相关,同时受下垫面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故长时间尺度综合水资源量变化的影响因素较多且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但目前有关结合多个因素评估长时间尺度综合水资源量变化的研究尚未达成共识.利用层次分析法分天然来水、综合用水、社会因素3个方面构建了包含10个指标的区域综合水资源量评估体系.以汉江上游流域为例进行计算,发现该流域综合水资源量年际间波动较大,但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将综合水资源量状态按照不同的得分区间划分为5种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汉江上游流域综合水资源量的
丁烷四羧酸(BTCA)是一种无甲醛释放的织物整理剂.本文简述了丁烷四羧酸的化学氧化合成法及丁烷四羧酸的应用进展,最后提出了丁烷四羧酸的研究方向.
压力容器生产厂家在对压力容器进行压力试验时,经常会出现法兰变形、泄露问题,原因是由于在标准法兰的选用和非标法兰的设计时,只考虑了容器的设计工况下法兰的应力强度,而未考虑试验压力下的法兰应力校核,因此导致法兰无法满足试压工况的要求.在目前的标准、规范中并未给出试压工况条件下法兰的强度校核的计算方法,本文根据法兰的设计、计算原理,结合已有工程设计实践经验,对压力容器法兰的压力试验工况应力校核方法进行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