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护结构受潮对建筑的使用寿命、建筑能耗以及建筑热工性能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室内空气质量也随之降低,严重可危及身体健康,例如导致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加重。本文基于封装与调湿原理,以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征为背景,对典型围护结构的保温材料防潮进行系统和深入研究。 首先,对典型保温外墙和屋面构造各界面的温湿度计算分析,发现外墙外保温和屋面倒置式保温做法均不会产生冷凝,外墙内保温在保温材料和基层墙体交界面会产生冷凝。 其次,参考国际标准、美国标准、国家标准,选取典型保温材料——玻璃棉和常用调湿材料硅胶在23℃环境温度下进行等温吸湿曲线的测试,将测试结果与之前学者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材料等温线均成“S”型,且随着空气相对湿度升高,平衡含湿量随之增大。 再次,以夏热冬冷地区气候条件为例,搭建了相应实验台,测试分析了玻璃棉封装与不封装两种情况下,普通住宅冬季常用间歇采暖模式墙体的热工性能,结果表明:虽然两种情况下墙体内都会产生冷凝使其热工性能下降,但因保温材料被封装未受潮大大抑制了墙体冷凝出现的热工性能下降。 最后,结合保温材料和调湿材料等温吸湿曲线方程,推导封装空间内空气相对湿度、玻璃棉、硅胶三者的湿耦合关系式,得出三元非线性阶跃方程组;以VB编程和迭代法考察了硅胶与玻璃绵一起封装对玻璃绵含湿量的影响。结论表明:在封装空间内,极少量的硅胶可大幅度降低玻璃绵的含湿量,从而对保温材料起到很好的防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