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主要优质小麦品种品质性状分析及和尚头品质性状QTL定位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a5951659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质性状分析是小麦品质育种的基础。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淀粉颗粒特性、黄色素含量和1B/1R易位系等都是影响小麦籽粒品质的主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对甘肃省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淀粉颗粒特性、黄色素含量和1B/1R易位系等的分析,阐明主要品质基因的种类及分布,为加快小麦品质改良进程和品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SDS-PAGE电泳分析了43个小麦品种的HMW-GS组成,结果表明:Glu-A1位点检测到3个等位变异(Null、1、2*),分别有21个品种携带Null或1亚基,均占48.84%;Glu-B1位点检测到6个等位变异(7+8、17+18、22、7、7+9、14+15),携带优质亚基7+8的品种最多,有25个,占58.14%,其次为优质亚基17+18(9个),占20.93%;Glu-D1位点检测到4个等位变异(5+10、2+12、2+11、2+10),分别有18个品种携带5+10或2+12亚基,均占41.86%。对Glu-1位点亚基组合分析发现,Null、7+8、2+12的品种数最多(10个),占23.26%;而全优亚基组合1、7+8、5+10和1、17+18、5+10的品种只有8个,占18.6%。HMW-GS优质亚基和亚基组合的比率低是甘肃省小麦品质普遍较差的原因之一。2、对品质表现差异明显的4个小麦品种的淀粉特性分析发现:总淀粉含量宁春4号最高,甘春20号最低;直链淀粉含量宁春4号最高,和尚头最低;支链淀粉含量和尚头最高,甘春20号最低;甘春20号、宁春4号和武春121的直/支比和膨胀势差异不大,而和尚头的直/支比明显小于其它三个品种,膨胀势明显高于其它三个品种。4个品种的A型淀粉粒形状均为扁球形,而且直径越大形状越扁;而B型淀粉粒形状在不同品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和尚头、甘春20号和宁春4号多呈球形,武春121多为不规则形状,可能是武春121的淀粉粒较易破碎所致。A型淀粉粒的平均直径和尚头最大,甘春20号最小;B型淀粉粒的平均直径武春121最大,甘春20号最小。3、利用Dx5、Bx7、By8、By9、YP7A、YP7B和1B/1R特异性分子标记对33个春小麦品种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含基因Dx5、Bx7、By8、By9和1B/1R易位系的品种分别占总品种数的60.61%、69.70%、51.52%、45.45%和42.42%。含基因Psy-A1a、Psy-A1b、Psy-B1a和Psy-B1b的品种分别占总品种数的78.79%、21.21%、75.76%和24.24%。不同变异组合类型Psy-A1a/Psy-B1a、Psy-A1a/Psy-B1b、Psy-A1b/Psy-B1a和Psy-A1b/Psy-B1b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4.55%、24.24%、21.21%和0。其中,Psy-A1a/Psy-B1a所占比例最高。总体来看,甘肃春小麦品种中单个品质优质基因频率较高,而优质基因组合的比例较低,高黄色素含量品种比例非常高。没有同时含优质亚基Dx5和低黄色素含量Psy-A1b/Psy-B1b组合,且不含1B/1R易位系的小麦品种4、杂交组合武春1号×和尚头F2群体单株间农艺性状和近红外品质分析结果变异幅度很大,说明所选亲本代表性强,差异明显,后代分离类型多,用其对品质性状的QTL定位结果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研究共检测到QTL-P-gau-1A、QTL-P-gau-6A、QTL-P-gau-2A、QTL-P-gau-4A、QTL-WG-gau-4A、QTL-WG-gau-3D、QTL-TW-gau-2A.1、QTL-TW-gau-2A.2、QTL-Z-gau-3D、QTL-Z-gau-5D、QTL-ST-gau-2A和QTL-ST-gau-5D等12个QTL位点,分别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容重、沉降值和稳定时间等5个品质性状相关。同时,QTL-P-gau-2A,QTL-TW-gau-2A和QTL-ST-gau-2A在染色体的区域位置相同,均位于Xgwm312-Xgwm526之间,可能为同一基因,均与蛋白质含量、容重和稳定时间相关,具有一因多效,或者为该基因簇中的不同基因。
其他文献
IL-8,TNF-α为一组由单核/巨噬细胞、内皮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是参与机体炎症反应、免疫调节和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的重要介质[1].网络及受体间的调节失衡常与免疫性疾病、
水稻产量主要由分蘖数,每穗颖花数和千粒重三个组成因子构成。而千粒重又同时受外观品质性状粒长、粒宽和粒厚影响。然而这些产量和品质性状都是数量性状并受数量性状位点控
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随着地膜的普及应用,“白色污染”问题日益凸显,针对北方胡麻主产区-甘肃省“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大面积推广后残留田间旧地膜的污染问题,结合胡麻产量低
高产优质一直是玉米遗传和育种的主要研究方向,产量和品质性状都是由多基因控制、多种复杂相关组成性状构成的综合数量性状。虽然许多学者在普通玉米和高油玉米种质上进行了
被子植物的受精被称为双受精,由来自同一个花粉粒的两个精细胞分别与卵细胞和中央细胞融合完成。卵细胞与一个精子结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是植物个体发育的起点,通过胚胎发生
水稻产量由三个性状决定:单株有效穗数(分蘖数),每穗实粒数和粒重。大量研究表明,粒重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有较高的遗传率。粒重可以分解为粒长、粒宽、粒厚。关于粒形的三个
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系是利用两系法实现杂交水稻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为利用杂种优势提高水稻产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是调控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系育性转换
有机电子学由于其低成本、柔性、可大面积制备等优势在有机射频标签、传感器、大面积显示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s)是有机半导体领域最重要的基本单元之
不断按比例缩小器件的特征尺寸是改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和甚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器件的传统方法,然而随着器件尺寸不断逼近物理和技术的双重极限,出现了一系列涉及材料、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