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拜城油鸡为研究对象,AA肉鸡作对照,选取MSTN、MyoG、Myf5、LPL和H-FABP基因为候选功能基因,比较功能基因多态性对拜城油鸡和AA肉鸡生产性能影响的差异,探寻可用于拜城油鸡选育的分子遗传标记,为今后的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基础。随机选取96只6周龄的拜城油鸡公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32只,90只健康的AA肉鸡公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分别在拜城油鸡12、18和24周龄时以及AA肉鸡30、36和42日龄时对生产性能指标进行测定,采用PCR-RFLP和PCR-SSCP方法及测序技术检测功能基因多态性,分析基因多态性与试验用鸡生产性能的关系,结果显示:在拜城油鸡公鸡中MSTN基因存在多态性,发现3种基因型;在AA肉鸡中,只检测到一种基因型,未检测到多态性。在12周龄时,AA基因型个体的宰前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和腿肌重显著高于GA基因型(P<0.05);在18周龄时,GA基因型个体的宰前活重、胸肌重、腿肌重和腿肌率显著高于GG基因型(P<0.05);在24周龄时,AA基因型个体的宰前活重、屠体重和半净膛重极显著高于GG基因型(P<0.01),全净膛重和腿肌重显著高于GG基因型(P<0.05),GA基因型个体的宰前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和腿肌重显著高于GG基因型(P<0.05),其余指标在不同周龄时不同基因型个体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两个试验群体中MyoG基因存在多态性,发现3种基因型。在拜城油鸡18周龄时,TC基因型个体的腿肌重显著高于TT基因型个体(P<0.05),其余指标在不同周龄时不同基因型个体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AA肉鸡30日龄时,TC基因型个体的宰前活重和半净膛重显著高于CC基因型个体(P<0.05),CC基因型个体的胸肌率极显著高于TC基因型(P<0.01);在36日龄时,CC和TC基因型个体的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极显著高于TT基因型个体(P<0.01),CC基因型个体的屠体重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5),屠宰率显著高于TT和TC基因型(P<0.05),TC基因型个体的腿肌重显著高于TT基因型个体(P<0.05),其余指标在不同周龄时不同基因型个体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拜城油鸡公鸡和AA肉鸡群体中均未检测到Myf5基因第一外显子区段内的多态性。在两个试验群体中LPL基因存在多态性,发现3种基因型。在拜城油鸡12周龄时,GG和GC基因型个体的宰前活重和腹脂重显著高于CC基因型个体(P<0.05),其余指标在不同周龄时不同基因型个体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AA肉鸡30日龄时,CC基因型个体的屠体重和屠宰率显著高于GG基因型(P<0.05),GG基因型个体的肌间脂宽极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1);在36日龄时,GG基因型个体的宰前活重显著高于CC基因型个体(P<0.05),GG和GC基因型个体的胸肌重和胸肌率显著高于CC基因型个体(P<0.05),GC和CC基因型个体的腹脂重和腹脂率极显著高于GG基因型个体(P<0.01),CC基因型个体的腹脂重和腹脂率显著高于GC基因型个体(P<0.05);在42日龄时,GG基因型个体的腹脂重和腹脂率极显著高于CC基因型个体(P<0.01),其余指标在不同周龄时不同基因型个体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两个试验群体中H-FABP基因存在多态性,发现3种基因型。在拜城油鸡群体18周龄时,CC和CD基因型个体的宰前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和全净膛重极显著高于DD基因型个体(P<0.01),CC基因型个体的胸肌重和腿肌重极显著高于DD基因型个体(P<0.01),在24周龄时,CC基因型个体的宰前活重和胸肌重极显著高于CD和DD基因型个体(P<0.01),屠体重、半净膛重和全净膛重极显著高于DD基因型个体(P<0.01),屠体重、半净膛重和全净膛重显著高于CD基因型个体(P<0.05);其余指标在不同周龄时不同基因型个体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AA肉鸡群体30日龄时,CC基因型个体的宰前活重、腿肌重、肌间脂宽、腹脂重和腹脂率极显著高于CD基因型个体(P<0.01),在42日龄时,CC和CD基因型个体的宰前活重极显著高于DD基因型个体(P<0.01),其余指标在不同周龄时不同基因型个体间差异不显著(P>0.05)。MSTN、MyoG、LPL和H-FABP基因多态性与拜城油鸡部分生产性能指标密切相关,推测以上基因可能是拜城油鸡选育的分子遗传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