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科学实验内容比较——以《科学》和《科学视角》为例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13709479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末,实验教学在科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各国各自进行教改,希望通过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意识,增强学生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本文选取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教材各一套(选取的两套教材分别是袁运开主编的《科学》教材(简称《科学》)和澳大利亚Pearson Education Australia出版的《ScienceDimensions》(简称《科学视角》),为研究对象。其中,《科学》教材先在国内从2001年秋季起已在全国广泛使用,《科学视角》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洲得到广泛使用。   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以及科学实验方法论为理论依据,对两版教材实验内容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两版教材差别,并通过对澳大利亚科学教材的研究,为我国科学教材提出宝贵意见。   本文通过对实验内容编排的栏目设计、呈现方式及实验设计思路等进行比较,发现《科学视角》教材实验内容涉及更贴近生活,增加学生实验过程中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而《科学》教材更加重视实验过程整体性,对学生实验操作规范性、实验理论型等要求较高,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   在探究两版实验教材对学生思维水平影响比较研究中发现,《科学》侧重于学生分析性思维,有先掌握知识点再探究实验过程的倾向,学生惯于用已有储备知识探究解决未知问题。《科学视角》中,教师对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引导和启发性意见相对较少,更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锻炼和提升。   最终笔者,根据本文研究,给出加强我国科学教师培训、建立科学实验教学成果评价体系以及达到重视科学教育中课程统整的目的等意见;使中国科学教师抛弃原有传统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其他文献
健身路径又称为全民健身路径,从第一条健身路径的建成至今已经发展了20年,现在数万条健身路径在我国各大城市的公园,社区及有能力覆盖的乡村建成并投入使用。然而,健身路径在迅速
高校面临实施教育教学改革以培养出能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需求的人才,促使组织实施能够促进师生转换角色和教与学方法的混合式学习成为必然趋势;同时国家精品课程、MOOCs、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