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对能源的日益需求,人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清洁能源成了多数国家的追求。为了改变国家的能源结构,“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作为战略目标被提上日程,几十年间,按照国家的发展规划,在水源充沛的西南地区,一些超过百米甚至达到300米的世界级高混凝土大坝即将开工建设。这些大坝的坝址多数处于地震区,地质地理条件复杂,有较高的设计地震加速度。不凑巧的是人们对强烈地震作用下混凝土高坝的动力反应、破坏过程、破坏位置和可能的破坏形式等一些关键问题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在缺乏实测混凝土大坝地震破坏和损伤资料的情况下,结构动力模型试验成为了最直观的一种研究方法,模型能否很好的满足相似要求,试验的破坏形态及试验结果能否很好反映原型结构,试验所得的结果能否很好的推广到真实大坝的设计和施工当中,其中模型材料的选取、模型制作、试验的测试设备等都直接关系着模型试验的成败。本文以研究混凝土拱坝的地震破坏形态、破坏机理为目的,从研究仿真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入手,且根据仿真材料的力学性能选择合理的仿真材料,对高混凝土大坝的抗震模型进行试验研究。主要做的工作如下:(1)本文对仿真混凝土进行了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拉、压试验,测定了仿真混凝土的动态弹性模量以及断裂韧度,一些新的试验手段和方法被应用在试验中,有效的改善了以前试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试验系统地研究了龄期对仿真混凝土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及变化规律。(2)利用所得到的仿真材料的力学性能,以沙牌拱坝为原型制作混凝土拱坝模型,在动力荷载作用下,对模型从损伤到破坏的过程进行了试验操作,研究了模型混凝土坝的动态特征、破坏形态,分析得出其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坝体的抗震薄弱部位以及可能影响因素,为混凝土拱坝进行抗震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