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蒙托夫《当代英雄》的重新解读:基因·机制·救赎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ang_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俄罗斯著名作家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1814-1841)的代表作《当代英雄》(Tepou Hawezo epeMeHu,1840)是我国俄罗斯文学研究界关注的重要作品之一。长期以来,学界主要关注的是文本反映的社会历史生活及其如何反映的机制,探讨东正教对俄罗斯文学,包括莱蒙托夫创作,在思想内容上的影响。相反,国内外学界几乎很少关注作家的遗传基因、个人情结、意义再生机制本身的历史文化烙印,较少关注东正教对莱蒙托夫创作在艺术形式上的影响。本硕士论文以《当代英雄》文本创作为基础,从基因、机制与救赎三个角度切入,从渊源上探讨诗人创作个性的形成、重新解读《当代英雄》创作文本的意义再生机制。在探究东正教对莱蒙托夫创作思想影响的同时,还将探讨东正教对莱蒙托夫创作在艺术形式上的影响,与此同时从反向关注莱蒙托夫创作对东正教的拓展与影响。首先,本论文通过对莱蒙托夫本人的苏格兰基因、高加索情结以及作家孤傲个性的概述,探究作家创作个性的渊源,从而为《当代英雄》意义再生机制的重新解读做了铺垫。然后,通过关注作家的遗传基因、个人情结以及意义再生机制本身的历史文化烙印,论文进一步阐述《当代英雄》的意义再生机制是由作家的创作个性、东正教精神与19世纪上半期历史文化的影响所决定的。最后,分析了弥赛亚意识、聚和性意识以及宿命论思想对《当代英雄》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当代英雄》创作文本反过来如何丰富与发展了东正教的思想与观念。通过对《当代英雄》创作文本的重新阐释,多个角度的深入分析,本论文努力为读者更加全面深入了解和研究莱蒙托夫作品,提供新的、有价值的研究途径。
其他文献
对中国的工程硕士教育与欧美的职业学位——美国的硕士层次工程类职业学位、法国的工程师学院及其他欧洲高等工程教育从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比较.欧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