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继协作分集模式及其功率优化分配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tbyj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继协作分集技术的思想是通过中继与源节点的协作,以获得分集效果,提升系统性能。不同的中继协作分集模式获得的分集增益不同,提升系统性能也就存在着差异。为了寻求性能较好的分集模式,本文研究了非反馈型和反馈型两大类型多种中继协作分集模式的中断概率性能与误码性能,在对已有分集模式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性能更好的改进型分集模式:在非反馈型分集模式中,提出了改进型SDF模式;在反馈型分集模式中,则提出了反馈改进型SDF新模式。仿真表明论文提出的改进型分集模式,在中断概率性能和误码性能上均优于其它模式,从误码性能上看,已达到完全两分集增益效果。此外,当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总功率一定时,对源节点和中继节点进行功率优化可以显著提高中继协作所带来的分集增益,提升系统性能。目前对功率优化的研究所获得的系统性能提升较有限,而且普遍存在着优化准则单一,综合性能不够好的缺点。针对这一缺陷,本论文提出了在总功率约束条件下,基于信道状况,使中断概率最小化并且兼顾使误比特率尽可能低的综合优化方案,对非反馈型和反馈型两大类型多种中继协作分集模式进行功率优化分配。最终的优化结果使得中断概率性能和误码性能都具有较好的改善,从而提升系统综合性能。在此基础上,对非反馈型中的AF和DF模式,论文还给出了基于平均信道状况,使高信噪比下近似表示的中断概率最小化的另一种参考优化方案,与本文方案进行比较。仿真表明,各模式采用本文的方案功率优化后,无论是中断性能还是误码性能较无功率优化都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提升。在对AF和DF两种优化方案中,本文提出的功率优化方案与现有参考方案相比,在中断性能和误码性能上都有显著提升,因而综合性能也优于后者。另外,本文的功率优化分配方案虽然是基于单中继的三端传输模型系统的,但也可以推广到两跳多中继传输模型系统的功率优化分配中。
其他文献
近年来,视频编码技术的发展趋势正在由高压缩率逐渐转移到对高质量、高分辨率、高灵活性的支持。鉴于主流的视频编码方案已经付出了惊人的复杂度但对这些最新的要求缺乏足够
In digital communication theory the most commonly assumed model for a transmission channel is the AWGN channel. However, for many communication systems the AWGN
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进入4G时代;作为4G的核心内容,LTE采用了正交频分复用、多输入多输出、高阶调制方式等多种关键技术,缩短了时延,提高了容量,简化了网络结构,
土壤有机物污染主要以多环芳烃最为严重,这种污染物对哺乳动物及人类能产生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作用,进而影响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的荧光信号检
温度是电力系统一个重要的参数,电力系统的一些故障常常导致某些关键部位温度的异常升高,温度过高又会使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性能下降,甚至导致电力系统设备的损坏,严重影响电力
飞行器再入过程中受到空气强大的挤压,与空气发生剧烈的摩擦,从而在其表面形成很强的激波压缩,导致表面的流场内部产生湍流及震荡。覆盖在飞行器表面的等离子鞘套会呈现出复
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技术是打破“最后一公里”瓶颈的核心技术,但它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因为在通信过程中,光线路终端始终处于主
I consider location-aided handoff decision in hierarchical cellular networks supporting soft handoff for UMTS/WCDMA, where users with different mobility are 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