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正交共轭作用可负载多种功能肽的贻贝类仿生肽在骨科植入物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ku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贻贝类生物仿生肽的合成及在多种骨科植入材料表面的改性应用目的:合成可生物正交的贻贝生物仿生肽,并研究其在多种固体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可能。方法:基于标准的芴甲氧羰酰的固相肽合成策略合成含有二苯并环辛炔(Dibenzocyclooctyne,DBCO)功能团的贻贝生物仿生肽DOPA4-DBCO。在各种固体材料的表面,如聚苯乙烯片(制作细胞培养皿的材料)、玻璃片、不锈钢片及骨科临床常用的钛金属片和聚醚醚酮片,使用DOPA4-DBCO来进行表面改性,分析其对材料表面特性的影响。结果:贻贝生物仿生肽DOPA4-DBCO成功合成,并且通过简单浸泡即可成功固定在各种材料表面,且明显增加了材料的表面粗糙度,改善了材料的亲水性。结论:采用贻贝类仿生肽DOPA4-DBCO可以简便、快速和高效的对多种固体材料进行表面改性来增强其生物相容性,为进一步通过叠氮-炔环生物正交技术负载功能多肽,实现骨科植入物的功能化表面生物工程提供基础。第二部分 基于生物正交负载多种功能肽的DOPA4-DBCO功能化表面改性骨科材料应用目的:探讨基于生物正交技术负载多种功能肽的DOPA4-DBCO功能化表面改性骨科材料的效果。方法:首先合成含有叠氮化物基团的RGD序列多肽(Azide-RGD)、成骨多肽(Azide-osteogenic growth peptide,Azide-OGP)和抗菌肽(Azide-antimicrobial peptide,Azide-AMP),分别枝接于已DOPA4-DBCO功能化的钛片表面(DOPA4@RGD)、聚醚醚酮(PEEK)片表面(DOPA4@OGP)和组织培养用聚苯乙烯(Tissue culture polystyrenes,TCPs)片表面(DOPA4@AMP)获得负载不同功能肽的材料。通过在不同表面处理的钛片上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stemcells,rBMSCs)观察其对材料细胞黏附影响;通过在不同表面处理的PEEK表面种植rBMSCs并在成骨诱导培养基培养,观察其对材料促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向分化的影响;通过在不同表面处理的TCPs表面种植细菌培养观察其对材料抗菌性的影响。结果:与PBS处理和单纯表面负载DOPA4-DBCO的钛片相比,DOPA4@RGD钛片能显著促进rBMSCs细胞在钛片上的黏附和生长;与PBS处理和表面单纯负载DOPA4-DBCO的PEEK相比,DOPA4@OGP负载后的PEEK能显著促进rBMSCs细胞的成骨向分化和矿化;与PBS处理和表面单纯负载DOPA4-DBCO的TCPs相比,负载DOPA4@AMP的TCPs具有明显杀菌效果。DAPI染色观察不同表面改性TCPs的细菌粘附情况,结果发现与其他两组相比,DOPA4@AMP组能明显抑制三种细菌的粘附。结论:贻贝类仿生肽DOPA4-DBCO通过简单浸泡即可在材料表面构建功能性生物活性涂层,通过生物正交技术负载不同功能肽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提高材料的促细胞粘附性能、促成骨分化和抗菌潜能,在骨组织再生和骨科内植物表面改性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能。第三部分 基于生物正交负载BMP-2多肽的贻贝仿生肽Azide-DOPA4改性PEEK表面的成骨应用目的:探讨基于生物正交技术负载BMP-2多肽(BMP2p)的Azide-DOPA4表面改性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材料的骨整合效果。方法:首先合成含有二苯并环辛炔(Dibenzocyclooctyne,DBCO)功能团的BMP-2多肽(BMP2p)和含有叠氮化物基团的贻贝类仿生肽Azide-DOPA4。在PEEK表面形成Azide-DOPA4涂层后,基于生物正交技术负载BMP2p后得到DOPA4@BMP2p表面改性的PEEK。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学显微镜、水接触角和X射线正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等测定方法对各种改性PEEK进行了结构表征与性能研究。通过DBCO-Cy5标记Azide-DOPA4,观察Azide-DOPA4改性后在PEEK材料上的分布。进一步通过合成含有绿色荧光的BMP2p-FITC,观察BMP2p-FITC是否能够通过生物正交更好的负载于Azide-DOPA4预处理后的PEEK材料上。体外实验部分: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接种于普通或经表面改性的PEEK材料上,成骨诱导培养后,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ALP活性定量分析和茜素红S染色来探究其是否能促rBMSCs成骨向分化。提取细胞mRNA行qRT-PCR实验,检测成骨相关基因水平。体内实验部分:我们构建了大鼠颅骨极限大小骨缺损(直径:5mm)模型并植入经不同表面改性处理的PEEK材料。术后8周收集大鼠颅骨样本,通过Micro-CT和硬组织切片染色观察颅骨缺损的恢复情况。结果:Azide-DOPA4与BMP2p均成功负载在PEEK材料表面,且明显增加了 PEEK材料的表面粗糙度、改善了材料的亲水性。XPS和BMP2p-FITC负载实验结果显示DOPA4@BMP2p修饰的PEEK材料表面含有更多的BMP2p,提示Azide-DOPA4修饰后PEEK材料表面能够通过生物正交技术结合更多的BMP2p。体外实验结果显示rBMSCs可以正常在不同表面处理的PEEK材料上生长和成骨向分化。与培养在PBS组PEEK材料上的细胞相比,成骨诱导5天后BMP2p组和DOPA4@BMP2p组细胞ALP染色阳性和ALP活性均明显增高;成骨诱导21天,DOPA4@BMP2p组茜素红染色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材料。qRT-PCR结果显示,成骨诱导7天后,DOPA4@BMP2p组的rBMSCs成骨相关基因β-catenin、COL1A1及BMP-2基因的表达水平均较其他三组明显上调。体内实验部分,Micro-CT检查提示,与PBS组及未植入材料的空白组相比,植入Azide-DOPA4表面修饰材料组的骨缺损区域骨密度(BMD)和新生骨体积分数(BV/TV)略有提升,但无统计学差异,而BMP2p组和DOPA4@BMP2p组则显著增高。与BMP2p组相比,DOPA4@BMP2p组BV/TV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E染色和Masson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Micro-CT结果一致,BMP2p组和DOPA4@BMP2p组具有较好的促骨形成效果,且DOPA4@BMP2p组具有更好的骨整合效果。结论:采用贻贝类仿生肽Azide-DOPA4可以简便、快速和高效的对PEEK材料进行表面改性,而进一步通过生物正交技术负载BMP2p肽能更明显的提高骨科医用PEEK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与生物功能性,增强PEEK材料与骨组织的骨整合,这为PEEK材料能进一步应用于创伤和组织工程支架等领域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套细胞淋巴瘤(mantlecell lymphoma,MCL)是一种罕见的B细胞淋巴瘤,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3-7%,具有侵袭性及异质性的临床特点。绝大部分MCL患者携带t(11;14)(q13;q32)易位,导致Cyclin D1蛋白过表达及细胞增殖增加。细胞周期调控和凋亡相关基因的改变、肿瘤微环境与B细胞受体的相互作用,这些因素的结合导致
学位
氘是由Urey和它的同事在1932年发现的稳定的非放射性氢同位素。由于氘的原子质量是质子氢原子质量的两倍,因此相比于C-H键,C-D键的零点能更低,解离能更高,强度增加了 6-9倍。键的改变带来的分子变化使得相关的氘标记化合物被广泛地应用于反应机理研究、有机合成、新材料开发和生命科学等方面。特别是由于氘动力学同位素效应(DKIE)使得氘代药物分子在优化药代动力学特性、降低毒性和提高生物活性方面具有
学位
近年来,全球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持久稳定的发展。因此,开发洁净、高效、可再生的新能源来减少人类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变得尤为迫切。氢能以其洁净、高效、高热值、环境友好等特点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清洁能源载体之一,它可替代部分化石燃料,缓解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水资源丰富,电解水是一种环保且有发展前景的制氢方法,与蒸汽甲烷转化和水煤气法相比,它可在避免高温和高压的条件下产生高纯
学位
研究背景与意义: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尽管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应用显著提高了 AML患者的生存,但仍有很多患者在治疗后复发。白血病干细胞(LSCs)被认为白血病耐药和复发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转录因子FEV(Fifth Ewing Variant,尤文氏第五变体)在LSCs中高表达,且调控LSCs在免疫缺陷小鼠中的重
学位
中风是世界范围内造成患者长期严重残疾和死亡的最常见疾病之一。大约80-85%的中风病例是由脑缺血引起的,脑缺血通常是由大脑主动脉栓塞或血栓栓塞所致。干预需要恢复血流,但容易导致再灌注损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种在血液灌流短期恢复后,缺血缺氧引起的神经损伤进一步加重的病理过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脑缺血通常涉及一系列神经事件,如缺氧、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最终导致缺血脑细胞的急性坏死、凋亡和自噬。组织
学位
第一部分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移植患者的预后分析背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一组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以外周血细胞减少,骨髓无效造血及高风险向白血病转化为特征。随着对疾病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去甲基化治疗已经成为中高危MDS的标准治疗方案。但去甲基化治疗并不能治愈MDS,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
学位
心血管病是我国居民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患病基数及死亡人数多年以来一直处于高位,给我国的医疗卫生系统带来了繁重的负担。近年来,心血管领域的技术手段发展迅速,众多以前只有在顶尖医院才能开展的治疗手段已经成为大部分医院能够开展的常规治疗方式,给广大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益处。但是由于我国国土辽阔,部分地域偏远地区的患者仍然可能无法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相应的治疗,给其预后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从血管保护的角度考
学位
作为妇科中的一种致命性强、恶性程度高的肿瘤,卵巢癌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已经造成大约有12.5万人死亡。特别是针对晚期卵巢癌而言,约30%的初次诊断后,患者仅仅只有5年的存活率。确诊就是晚期,70%晚期患者是造成卵巢癌的高死亡率的一个主要原因;另一部分重要原因在于,其中有大量病人都普遍发生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因此,靶向治疗分子的筛选与研发以及通过靶向药物增强卵巢癌对化疗的敏感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科研和临床
学位
目的: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是由急性肝细胞大量坏死引起的一种严重致死性肝病,其发生发展受到一系列因子的复杂调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包括ALF在内的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明确miRNA在ALF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有助于阐明ALF的发病过程,对于寻找治疗ALF的新靶点具有着潜在的
学位
背景:FBXO45是F-box蛋白家族的成员,据报道与多种疾病的进展有关。然而,它在食管癌中的作用仍不清楚。方法:利用公开资料分析FBXO45的表达、临床特征、基因功能、途径以及不同免疫细胞浸润之间的相关性。用TIMER2数据库评估FBXO45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利用UALCAN数据库分析FBXO45在不同肿瘤分期和组织学亚型中的表达。采用STRING数据库构造了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
学位